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 识字1.天地人 【教材分析】 本课分两部分内容:第1部分“天地人”,以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的“天、地”以及人类的“人”。第2部分“你我他”,帮助学生理解不同人称的概念。通过这两部分,让学生初步接触简单的汉字,感受汉字的表意功能,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准确运用不同人称代词,为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式,认识“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内容。 3.初步感受人与人、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激发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之情。(此条涉及文化维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字义。 初步感受“你、我、他”是表示人称的词语,理解其在语言交流中的基本用法。 教学难点:区分“你、我、他”在不同语境中的正确使用,初步建立人称代词的表达意识。 【学情分析】 该年级学生正处于幼小衔接阶段,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但注意力较难长时间集中。课文内容简单且基础性强,主要是认识“天地人、你我他”这些常用汉字。教学时可借助形象的图片、有趣的动画等直观方式呈现汉字,吸引学生注意,帮助理解字义。还可通过互动游戏,如你指我认、小组问答等,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反复认读,增强对汉字的熟悉度,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开启一场奇妙的文字之旅。在出发前,先考考大家,之前我们认识了不少拼音宝宝和简单汉字,现在回忆回忆。好啦,旅程开始咯!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大的世界里,这个世界里有高高在上的天,有我们脚下的地,还有生活在天地之间的人。大家想想,在这个世界里,除了“人”,还有谁和我们紧密相关呀? 目的就是唤起旧知,引发学生对世界构成元素的思考,自然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初读感知,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跟着教师逐句跟读,注意读准“天、地、人、你、我、他”的字音。 (3)指名几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读音是否准确。 (4)全班学生齐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多种形式,识记生字。 (1)直观识字。 ①教师拿出画有天空的图片,提问:同学们,看这张图片,上面是什么呀?引导学生回答“天空”,教师随即出示生字卡片“天”,带领学生认读,讲解“天”指的就是头顶上方广阔的天空。 ②教师拿出画有大地的图片,问:这又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地”的生字卡片,教读生字,说明“地”就是我们脚下的大地。 ③教师指向自己,说:老师是一个“人”,再指向一位学生,问:你也是什么呀?引导学生说出“人”,教师出示“人”字卡片,领读生字,让学生明白“人”指的就是像我们这样的人类。 (2)生活识字。 ①教师走到一位学生面前,问:你叫什么名字呀?借此引出“你”字,出示卡片教读,让学生明白在和对方交流时称呼对方就用“你”。引导学生用“你”说一句话,比如“你好”。 ②教师指向自己,说:我是你们的老师,出示“我”字卡片,教读生字,让学生明白“我”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称呼,引导学生用“我”说句话,如“我喜欢读书”。 ③教师指向另一位不在交流中的学生,说:他是小明,出示“他”字卡片,教读生字,说明“他”用于称呼除自己和对方之外的第三方,引导学生用“他”说句话,例如“他在跑步”。 3.趣味品读 (1)引导想象: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我们抬头看,能看到广阔的天空,低头呢,能看到脚下的大地,在天地之间,生活着我们人类。现在睁开眼睛,谁来说说,你脑海里的天地人是什么样的画面呀?(预设学生描述各种想象画面) (2)趣味讲解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