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74776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教学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9-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166436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过渡,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唯物史观 05 家国情怀 渗透家国情怀,感悟新中国经济建设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01 立足唯物史观,认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03 历史解释 明确历史解释,研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时空观念 02 04 通达时空观念,掌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抗美援朝,1955年万隆会议 史料实证 运用史料实证,探究人民政权的巩固 核心素养 目录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 人民政权的巩固 三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四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理论和政策基础 1.《论人民民主专政》主要内容 (1)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 。 (2)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是领导力量, 是基础力量。 (3)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已经破产,资产阶级共和国应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要“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选一P17】 2.意义:是对 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 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以下内容出自( )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 C 人民民主专政 工人阶级 工农联盟 马克思主义国家 理论和政策 (二)建国准备———一届政协(时间: ;地点:北平) 1.内容 (1)通过建国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内容 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 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②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 和 ”。 【选一P18】 ③规定“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选一P80】 ④确定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选一P76】 作用 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1949.9 人民民主主义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各级人民政府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建国准备———一届政协 1.内容 (1)通过建国纲领———《共同纲领》。 (2)选举产生国家领导机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 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3)一致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国名; 确定了国徽、首都、国旗、纪年、代国歌等。 2.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的组织形式,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 组织。【选一P19】(学习聚焦) 3.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选一P19】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爱国统一战线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三)正式建国 1.中央政府: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第一次会议,决议接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