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单元自测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灭火原理与“釜底抽薪”相同的是( ) A.酒精不慎洒在桌面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B.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C.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灭火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2、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 A. 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 D.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隔绝氧气 3、绿色交通工具是指在行驶中对环境不造成污染或污染程度很小的载客工具。下列交通工具的使用对环境污染最大的是 ( ) A.复兴号高速列车 B.柴油汽车 C.天然气汽车 D.氢动力汽车 4、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 5、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要求对物品未烧着的部分不留下任何痕迹,也不会使物品损坏,最适宜的灭火器具是( ) A.高压水枪 B.泡沫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6、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发现燃气泄漏,应关闭阀门并打开排风扇 B.高层住宅着火时,乘电梯逃生 C.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D.电器着火,不能立即用水浇灭 7、下列物质属于最清洁的能源是( ) A.煤 B.氢气 C.可燃冰 D.石油 8、我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提出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加大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以下做法不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思想的是( ) A.农业灌溉要节约用水,改大水漫灌为滴灌、喷灌 B.禁止焚烧秸秆,减少大气污染 C.提倡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使用农家肥 D.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 9、下列物质允许旅客带上列车的是 ( ) A.酒精 B.白糖 C.橡胶水 D.白磷 10、如下图所示,水中的白磷能否燃烧与鼓入的气体和水温有关,表中能使白磷燃烧的选项是( ) 选项 气体X 水温/℃ A 氧气 5 B 氮气 40 C 二氧化碳 80 D 空气 80 A.A B.B C.C D.D 11、2023年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净水过程中明矾作絮凝剂 B.生活中通过加热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C.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污染 12、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要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 A.散热的速度加快 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3、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14、如图表示某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夜间发现天然气泄漏,先开灯进行检查 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C.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而煤得到焦炭、煤焦油等的过程会吸收热量 D.气态燃料与空气接触充分,可提高燃料利用率 15、如图所示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能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A.可燃物 B.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可燃物和氧气 D.氧气(或空气) 16、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氧气浓度使煤燃烧得更充分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