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80552

第4章 免疫调节(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含解析)

日期:2025-09-1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13026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9,必修,选择性,生物,高中,科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章 免疫调节 一、选择题 1.伤口感染后会红肿、发炎甚至化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受损部位毛细血管收缩,皮肤变红 B.该部位组织液渗透压降低,引起局部肿胀 C.吞噬细胞穿出毛细血管壁,向伤口处聚集吞噬病菌 D.痛觉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刺激下丘脑,产生痛觉 2.少量异物入眼或程度较轻,这时无需洗眼,因为我们的眼睛有着“天然保护”———泪膜。泪膜具有屏障、抑菌、杀菌的重要作用,这一作用在生物学上称为(  )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非特异性反应 D.特异性免疫 3.下列关于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蛋白对抗病原体产生反应的过程均属于第二道防线 B.人体克服感染时形成的脓液中含有的白细胞均为死细胞 C.炎症反应时局部体温升高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属于物理屏障 4.如图是a﹣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①在非特异性免疫中也发挥作用 B.细胞②和③在不同的器官成熟 C.物质甲和物质乙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细胞⑤能识别抗原 5.某种致病性极强的细菌外毒素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其中β亚单位无毒性,但能促进α亚单位进入宿主细胞发挥毒性作用。因此,研制疫苗时应选择该细菌的(  ) ①外毒素 ②减毒外毒素 ③外毒素α亚单位 ④外毒素β亚单位。 A.①或② B.①或③ C.②或④ D.③或④ 6.如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有关疫苗接种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接种不同的疫苗,具有使抗体甲产量增加的作用,使免疫反应加强 B.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增加抗体所需要的时间短 C.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非特异性免疫发挥功能,使体内产生大量抗体 D.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第一剂残留的具专一性的抗体大量增生 7.结核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卡介苗是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人体接种卡介苗获得相应免疫力后,若结核杆菌入侵,会出现(  ) A.抗体进入宿主细胞内消灭抗原 B.卡介苗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C.吞噬细胞吞噬处理结核杆菌 D.浆细胞增殖分化并产生特异性抗体 8.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经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体进行治疗,目的是(  ) A.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抗原 B.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原发挥免疫作用 C.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抗体 D.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9.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被抗原激活的机理是(  ) A.淋巴细胞膜与抗原分子之间的融合作用 B.淋巴细胞对抗原分子或病原体的吞噬行为 C.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识别 D.B细胞产生的抗体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结合 10.人体内往往存在着针对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合理的解释是(  ) A.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种抗原分子 B.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复制 C.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个同种蛋白质分子 D.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表达 11.科学家用久置的H病原菌注射到鸡体内,鸡群全部存活;再次用新鲜的H病原菌注射到鸡群中,结果只有接受过第一次注射H病原菌的鸡存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注射的H病原菌相当于免疫过程中的抗体 B.接受过第一次注射H病原菌的鸡产生了抗菌性突变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的鸡体内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的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1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是人体内一种参与血压调节的蛋白,在肺、心脏、肾脏和肠道细胞中广泛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囊膜的刺突糖蛋白可与人体细胞膜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然后入侵人体细胞。以下关于新冠病毒引起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