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单元巩固2025-2026学年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实验证明M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有CO2生成.仅根据此结果,对M的成分推测正确的是( ) A.M是一氧化碳 B.M是甲烷 C.M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D.M中含有碳、氧两种元素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应( ) A. 小于镁带的质量 B.大于镁带的质量 C.等于镁带的质量 D.无法比较 3、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黑白小圈各表示一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反应物是两种单质 B.反应物有剩余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该反应生成了多种产物 4、化学方程式不能表达的信息是( ) A.化学反应的速度 B.反应物与生成物 C.反应的条件 D.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5、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 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每两个水分子通电分解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B.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C.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2:1 D.每 36 份质量的水通电会生成 4 份质量的氢气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 6、将20g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完全反应后生成18g水,则原混合物中H2和O2的质量比可能是( ) A.2:1 B.1:8 C.1:10 D.1:4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8、“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该反应涉及两种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与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9、在4Al+3O22Al2O3的反应中,Al 、O2、Al2O3的质量比为( ) A.27∶32∶102 B.27∶24∶43 C.4∶3∶2 D.108∶96∶204 10、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3.2g氧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3.0g B.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1 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 11、只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知道的是( ) A.反应物、生成物 B.各物质的物理性质 C.各物质之间的质量之比 D.反应条件 12、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图中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之比为3∶1 C.生成物丙和丁均为氧化物 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发生变化 13、化学学习者应用化学思维去认识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宏观与微观:H2O和H2O2元素组成相同,但两者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B.模型与推理: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说明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变化与守恒:依据化学方程式X+2O22CO2+2H2O,可推测X的化学式为CH4O 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14、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正确操作,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实验中锥形瓶底部放有细沙的目的是隔热,防止瓶底炸裂 B.甲实验中锥形瓶底部的细沙可用少量水代替 C.乙实验中生成铜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 D.丙实验中天平前后不能保持平衡,但此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5、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