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1 等式 2.1.1 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解集 探究点一 等式的性质的应用 探究点二 化简、证明 探究点三 十字相乘法的应用 探究点四 方程的解集 ◆ ◆ ◆ ◆ ◆ 课前预习 课中探究 课堂评价 备课素材 练习册 答案核查【导】 答案核查【练】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性质解决恒等式问题,会求方程 的解; 2.了解恒等式,熟练掌握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 3.能利用等式的性质和有关恒等式进行代数变形,求方程的解集. 知识点一 等式的性质 性质 符号语言 对称性 传递性 可加减性 可乘性 可除性 【诊断分析】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1)由,得 .( ) √ [解析] 等式两边同加2,得 ,所以正确. (2)由,得 .( ) × [解析] 等式两边同乘2,得 ,所以错误. (3)由,得 .( ) √ [解析] 当时,,则 ,所以正确. (4)由,得 .( ) √ [解析] 等式两边同加2,得, 两边同加 ,得,两边同加,得, 两边同除以3,得 ,所以正确.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5)由,得, .( ) √ [解析] 等式两边同加,得 , 两边同时乘个,得 , 又因为,所以 ,所以正确.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知识点二 恒等式 1.定义 一般地,含有字母的等式,如果其中的字母取_____时等式都 成立,则称其为恒等式,也称等式两边恒等.恒等式是进行_____ __的依据之一. 任意实数 代数变形 2.常用恒等式 ①对任意的,,,都有 _____; ②平方差公式: _____; ③完全平方公式: _____; ④立方和、立方差公式: _____. 【诊断分析】 (1)化简 _____. (2) _____. (3)多项式 分解因式的结果是_____. 知识点三 十字相乘法 (1)给定式子,如果能找到和,使得____且 _____,则 ,如图所示,其中两条交叉 的线表示对应数相乘后相加要等于___,因此,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 称为“十字相乘法”. (2)形如 的二次三项式十字相乘法: 因为 ,所以 二次项系数可分解成,常数项可分解成 ,把二次项系数 分解得到的写到第一列,常数项分解得到的 写到第二列, 写成 的形式,按斜线交叉相乘再相加,就得到 , 如果它正好等于的一次项系数,那么 就 可以分解成 . 十字相乘要遵循“拆两头,凑中间”的原则. ①当常数项为正数时,应把它分解为两个同号因子的积,因子的符 号与一次项系数的符号相同. ②当常数项为负数时,应把它分解为两个异号因子的积,使十字连 线上绝对值较大的一组与一次项系数的符号相同. ③当二次项系数为负数时,先提出负号,使二次项系数变为正数, 然后再按照上述方法求解即可. 【诊断分析】 (1)因式分解: _____. (2)因式分解: _____. (3)因式分解: _____. 知识点四 方程的解集 1.方程的解(或根)是指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_____的值.一 般地,把一个方程所有解组成的_____称为这个方程的解集. 2.方程,当 时解集为_____,当 时解集为_____. 未知数 集合 , 【诊断分析】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1)方程的解集为 .( ) √ [解析] 方程无实数解,所以解集为 . (2)方程的解集为 .( ) √ [解析] 由十字相乘法得 , 所以方程的解集为 . (3)方程的解集为 .( ) √ [解析] ,即,所以 , 所以方程的解集为 .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探究点一 等式的性质的应用 例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可得 B.在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2,可得 C.在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可得 D.在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可得 √ [解析] 对于A,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可得 ,故A错误; 对于B,在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2, 可得 ,故B错误; 对于C,若,则, 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 对于D,在等式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