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第1课时 捐书 分层作业 1.填一填。 (1)计算三位数连加时,运算顺序是( ),即从( )往( )依次计算。 (2)估算 108 + 104 + 96 ,可以把加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来算,也可以找能凑成( )的数先算,这样估算更简便。 (3)三年级捐书,三(1)班123本、三(2)班95本、三(3)班116本,求总数列式为( ),计算时可以用( )法口算、( )计算或列( )计算。 (4)连加算式中,若有两个数相加和是整百数,先算这两个数,运用了( )思想,能让计算更( )。 2.选择题。 (1)计算 727 + 114 + 86 ,最简便的方法是( )。 A.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B. 727 + (114 + 86) C. 拆分每个数后再相加 (2)估算 295 + 320 + 140 ,下面哪种估法结果与准确值偏差最小( )。 A. 都看成整百数 B. 都看成几百几十数 C. 灵活把数看成整十或整百数 (3)计算四年级捐书总数 108 + 104 + 96 ,竖式计算时,个位相加满( )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满( )向百位进1。 A. 十、十 B. 十、百 C. 百、十 3.张阿姨买自行车(295元)、电饭锅(320元)、电水壶(140元),李叔叔买微波炉(408元)、电饭锅(320元)、台灯(65元)。先估一估两人分别花多少钱,再准确计算。 4.学校组织捐书,一年级捐了156本,二年级捐了203本,三年级捐了244本,三个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用两种方法计算。 5. 估算并比较大小:198 + 203 + 297 与 700 ,302 + 205 + 298 与 800 ,写出估算过程。 6. 计算下列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23 + 321 + 210 234 + 432 + 321 345 + 543 + 432 7.书店进书,第一次进125本,第二次进136本,第三次进的比前两次的和少45本,第三次进了多少本?三次一共进了多少本? 8.学校组织“爱心图书角”,每个班级捐三类书,故事书、科普书、文学书数量如下(单位:本),算出每个班级捐书总数。 班级 故事书 科普书 文学书 总数 三(1)班 45 32 28 三(2)班 38 41 25 三(3)班 52 29 31 9.小明计算 123 + 95 + 116 时,第一步算 123 + 116 = 239 ,第二步算 239 + 95 = 334 ,他运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10. 把10、20、30、40、50、60填到〇里,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都是120(三角形三条边,顶点和边上中间〇 ),尝试找出填法并说明思路。 11. 有一串数:1,2,3,4,…,99,100,把这些数连加,和是多少?用简便方法计算并说明依据。 【夯实基础】 1.填一填 (1)答案:从左往右;左;右 解析:在数学中,连加运算属于同级运算,同级运算的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这是基本的运算规则,三位数连加也遵循此规则。 (2)答案:整百数 解析:估算时,若能找到相加为整百数的加数,先计算它们的和可以大大简化运算过程。如104和96相加等于200,是整百数,先算这两个数的和再加108,估算会更简便。 (3)答案:123 + 95 + 116;拆分;脱式;竖式 解析:求三个班捐书的总数,就是把三个班各自捐书的数量相加,所以列式为123 + 95 + 116。计算时,拆分法是将每个数拆成整百、整十和个位数再相加;脱式计算能清晰体现运算的步骤和顺序;竖式计算通过数位对齐进行相加,这三种都是常用的计算方法。 (4) 答案:凑整;简便 解析:当连加算式中有两个数相加的和是整百数时,先计算这两个数,运用的是凑整的数学思想。这种思想可以减少计算的步骤和难度,让计算过程更加简便快捷。 2.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观察算式727 + 114 + 86,发现114和86相加的和是200,是一个整百数。根据凑整的思想,先计算114 + 86,再加上727,即727+(114 + 86),这样计算最简便。A选项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没有利用数的特点简化运算;C选项拆分每个数后再相加步骤较多,不够简便。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