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2567

16.1《赤壁赋》课件(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71580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6.1,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 轼 1.了解赋这一文体的特点。 2.掌握重要文言知识,了解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 3.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4.理解作者旷达的情怀,培养乐观主义精神。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为排遣内心郁闷,他经常来赤鼻矶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元丰五年(1082年)先后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这些名篇。 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赋的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有时,通过“抑主伸客” 的方式阐述观点。 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 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 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 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 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 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 赋的特点: ①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 ②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 ③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④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骈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后来,经历长期的演变,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究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风格,叫作“文赋”。《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 1.诵读课文,注意字音。 2.疏通文意,注意重要的文言字词、句式。 3.理解文意,分析课文。 属zhǔ客 少shǎo焉 愀qiǎo然 舳zhú舻lú 酾shī酒 横槊shuò 匏páo樽 蜉fú蝣yóu 嫠lí妇 曾zēng不能 且夫fú 无尽藏zàng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古代纪年法: ①干支纪年法。10干和12地支干支相配,六十年周而复始,俗称六十甲子,用以纪年,也可以用来纪日。 ②帝王年号纪年法。由汉武帝开始有年号。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依次为二年、三年等。例如,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③王公年次纪年法。大多用于春秋、战国时代。(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④年号干支兼用法。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 特定称谓纪日 朔:农/阴历每月的第一天 望:农/阴历每月十五 既望:农/阴历每月十六 晦:农/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游于赤壁之下: 于赤壁之下游 (状语后置) 属:劝请 少焉:一会儿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状语后置) 白露:白茫茫的水汽 纵:任凭、放任 冯:同“凭”,乘 之/如:去、到、往 所如:所+V=名词性短语 凌万顷之茫然(定后) 思考1:第1段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月下泛舟游赤壁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