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4227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同步讲义)(解析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68520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化学,九年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1.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各物质间存在定量关系,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能选取实验证据说明质量守恒定律。 重点和难点 重点:质量守恒定律。难点:质量守恒的原因。 ◆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 1.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问题 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时,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有什么关系 预测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大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②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③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小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实验方案 铜和氧气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 ①将铜粉平铺于锥形瓶的底部,把上端系有小气球的玻璃导管插入单孔橡胶塞,用橡胶塞塞紧锥形瓶口;②将装置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m1;③再将锥形瓶置于陶土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实验现象;④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再次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m2 ①在锥形瓶中加入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铁丝,再小心地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塞好橡胶塞;②将装置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m1;③取下锥形瓶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硫酸铜溶液进入锥形瓶,观察实验现象;④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次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m2 实验现象 固体由红色逐渐变为 ;玻璃管上端的小气球 ;反应前后的质量m1 m2 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 物质,溶液由 色逐渐变成 色;反应前后的质量m1 m2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铜 + 氧气氧化铜Cu O2 CuO 铁 + 硫酸铜铜 + 硫酸亚铁Fe CuSO4 Cu FeSO4 实验分析 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反应前的总质量来源于装置、装置内的空气和铜粉,反应后的总质量来源于装置、装置内除消耗的氧气外的空气和氧化铜 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前的总质量来源于装置、硫酸铜溶液和铁丝,反应后的总质量来源于装置、硫酸亚铁溶液和铜 实验结论 参加反应的氧气和铜的质量总和 反应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 参加反应的铁和硫酸铜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铜和硫酸亚铁的质量总和 ①“铜和氧气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实验过程中 。若化学反应中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必须在 中进行实验。②上述实验可使用托盘天平或电子天平完成。③橡胶塞和小气球的作用是形成密封装置、起缓冲作用, 。④使用托盘天平时应注意:a.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b.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 (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⑤“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前应将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以除去 。 2.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作质量守恒定律。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的 反应,不适用于 变化研究的量是 的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他方面的守恒研究对象“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即实际反应掉的那一部分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计算在内各物质指所有参与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包括固态、液态、气态的所有的物质总质量指物质的总质量守恒,而非某一种或几种物质的质量守恒 即学即练 1.某同学利用图1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后电子天平的示数不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实验中,锥形瓶中的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 C.气球的作用之一是缓冲气压,防止加热时瓶塞被顶开 D.图2的纵坐标可表示实验过程中固体质量的变化 2.(多选)质量守恒定律是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中,a、b、c、d为化学计量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