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0131

九上语文第五单元AB卷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0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12323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语文,第五,单元,AB,练习,答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A卷·知识通关练) 第一部分 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渺茫(miǎo) 诓骗(kuāng) 玄虚(xuán) 前仆后继(pū) B.墨守(mò) 停滞(dài) 盲从(máng) 腐草为萤(fǔ) C.对称(chèng) 汲取(jí) 压榨(zhà) 自暴自弃(bào) D.探求(tàn) 遁词(dùn) 凶险(xiōng) 锲而不舍(q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脊梁 抹杀 怀古伤今 走头无路 B.譬如 视察 孜孜不倦 持之一恒 C.豢养 辨别 轻而易举 画龙点晴 D.创意 塑像 山穷水尽 众叛亲离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科技使自然造福于人类,但面对自然对人类的某些惩罚,它却束手无策。 B.一部电影必须有许多生动的细节,细节抓得好,处理得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C.由于山体滑坡,奔赴一线的救灾队员往往会突然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D.CMA考试越来越难,因而要想通过考试,行之有效的备考方法、技巧必不可少。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自古以来,南京人才辈出,南北朝时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乡就是建康人。 B.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能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C.为了使大家生活在文明祥和的环境中,班委会讨论并通过了班级文明公约。 D.通过这些事实,使我们认识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今天,文学到底还有什么用呢?19世纪俄国理论家别林斯基是如此评价莎士比亚的:“通过他的灵魂的天眼(文学作品就是我们的天眼),我们看到了宇宙脉搏的跃动,他的每一个刷本都是世界的缩影,包含着整个现在、过去和未来。”_____。 A.这话应该足以证明文学的价值。 B.文学可以用最为简约的方式,让我们有机会领悟善恶美丑。 C.可是在当下,文学似乎成了某些人生活的点缀和茶余饭后的消遣。 D.我们应在阅读中获得内在的阅历和修养。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驳论文,选自《且介亭杂文》。 B.《大学》是《礼记》的一篇,它和《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 C.驳论也是一种论证,只不过是论证对方论点不正确。驳论一般是先树立自己的观点,然后反驳错误的观点。反驳错误观点时,可以针对错误观点,也可以针对论据和论证过程。 D.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和实践家。他在实践中创立了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中心的教育理论。 7.默写。 (1)今日听君歌一曲,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3)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4)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诗人借用典故来写出自己离开家乡之久的诗句是: , 。 8.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某中学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对全校同学进行了“中学生了解英雄人物情况”的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 材料二:《现代汉语词典》中“英雄”的解释如下: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 材料三:川航机长刘传健,在万米高空客机驾驶舱玻璃脱落的危急情况下,驾驶飞机奇迹返航。中国民航局表彰他所在的机组具有“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优良的职业素养”,能够在生死一线之际成为英雄,源于他日常工作中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和出类拔萃的专业能力。 (1)简要概括材料一中统计图的主要信息。 (2)主题班会“论英雄”环节,同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