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4746

11 坐井观天教案

日期:2025-09-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182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坐井观天,教案
  • cover
11 坐井观天 【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通过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空大小的故事,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这些成语的感性认识将会进一步加深,将从掌握知识逐步走向能力转换,为本组后面课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学会书写“沿、观”,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的全面,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吗?小蝌蚪后来变成了青蛙。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跟青蛙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坐井观天”,也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师: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青蛙和小鸟,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走入课文去了解一下。 二、多样识字。 1.自由朗读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多种形式识字。①带拼音读生字。小朋友们读的这么认真,老师非常高兴,下面老师要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的预习情况找同学来读。②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3.指导书写(利用看一看,找一找,写一写,比一比的方法识字记忆书写生字。)①出示要写的生字,读一读,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②“渴、喝”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③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注意书写姿势。④同桌相互评一评,并改正。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能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轻松识字。] 师:老师一直有个疑惑,小鸟和小青蛙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学生交流:课文写了小鸟和青蛙争论天的大小的事。) 朗读对话,品味寓意。 小鸟和小青蛙是怎么相识相遇的? 2.学习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明白小鸟和小青蛙所在的位置,理解“井沿”。 3.学习第2—7自然段。 师: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共进行了几次谈话?(三次) A.学习第一次对话:(1)师:小朋友们请看插图,读读青蛙与小鸟的对话。(指读,引导学生如何读好这两句话) (2)教师适时指导:青蛙应读出友好疑问的语气,小鸟应该读出又累又渴的感觉。(重读“天上来”、“一百多里”)(3)学生分角色朗读。 B.学习第二次对话:(1)师:青蛙对小鸟的回答赞同吗?来,我们一起读读他们的第二次对话。(2)小朋友们,从他们的第二次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相继知道、理解“大话、无边无际”)。(3)思考:青蛙与小鸟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谈谈自己的理解。(将自己的作业本卷成一个圆筒看教室,理解青蛙在井底看天的感觉)(4)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 C.学习第三次对话:(1)请小朋友们读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三次对话,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2)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青蛙和小鸟说话时的神态是怎样的?(引导发现“笑”)那他们的笑各有什么含义?(引导说话,指导朗读) (3)齐读第三次对话。 [设计意图: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然充满朗朗的读书声。此环节的学习重在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词语,在读中运用语言。] 4.师:刚才,我们读了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了解的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观点。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一做小评委,来评价一下小青蛙和小鸟。(出示词语)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词汇量还不太丰富,不知道用哪些词语来评价事物,因此在课件上呈现词语,让学生选择词语来评价小鸟和青蛙相对容易些,更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总结拓展,揭示寓意。 师:学了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