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高一生物学必修一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三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细胞呼吸方式 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探究酵母菌细胞呼 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实施方案,观察实 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科学探究) 应用实例 运用细胞呼吸原理,对生活和生产中的 应用实例作出科学解释。 (社会责任) 02 目 标 03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01 利用结构与功能观分析线粒体结构与细 胞呼吸的关系。(生命观念) 任务一: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主要场所适于进行有氧呼吸的特点有哪些 2.有氧呼吸各阶段特征。 3.有机物中能量的去路有哪些 绝大部分能量去路呢 4.总结有氧呼吸的概念。 5.同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燃烧相比,有氧呼吸具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有氧呼吸 场所 反应物 产物 释能 反应式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总反应式 一、有氧呼吸 外膜 内膜 基质 DNA/RNA 核糖体 1、主要场所:线粒体 一、有氧呼吸 分布有氧 呼吸的酶 峭 (1)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峭,大大增加了线粒体的内膜表 面积 (2)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2、线粒体适应于有氧呼吸的主要特点: 一、有氧呼吸 [H] 指的是由氧化型辅酶I (NAD+) 转化成的还原型 辅 酶I(NADH) O 酶 大量能量 葡萄糖 酶 2丙酮酸 酶 CO 少量[H] 大量[H] 一、有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 3、 过 程 : 线粒体 少量 能量 H O H O C H 26 酶 、2丙酮酸+4[H]+ 能量(少) 丙酮酸彻底分解的 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质 2丙酮酸+6H O 酶 6CO +20[H]+ 能 量 ( 少 ) [H] 的氧化 4、 各阶段特征比较: 第一阶段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场所 一、有氧呼吸 场所 12H O+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内膜 24[H]+60 大量能量 第三阶段 场所 酶 有氧呼吸 场所 反应物 产物 释能 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主要是葡萄糖 丙酮酸、[H] 少量 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 CO 、[H] 少量 第三阶段 线粒体内膜 [H]、0 H O 大量 4、各阶段特征比较: 一、有氧呼吸 C H O +6H O+602 酶 6CO +12H O+ 能 量 一、有氧呼吸 5、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C.H O +6H O+60 6CO +12H 0+ 能量 有机物 (葡萄糖) 有机物中 稳定的化学能 无机物 (CO +H O) ATP中 活跃的化学能 一 、有氧呼吸 5、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物 质 变化 能量 变化 散失的 热能 + 不能,理由如下: ①反应物的水是在线粒体基质中参与反应的,而产物中的水在线粒体内膜中 产生; ②反应物中水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被消耗,而产物水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 生。 C.H O +6H O+60 6CO +12H 0+ 能量 一、有氧呼吸 5、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化学式前后的水分子能否抵消 如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问:为什么线粒体不能直接氧化分解葡萄糖 ①线粒体膜上没有葡萄糖载体; ②线粒体中没有氧化分解葡萄糖的酶。 6、 有氧呼吸定义: 【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 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同时生成 大量ATP的过程。 一、有氧呼吸 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以释放出2870 kJ能量,可以使977.28kJ左右的能 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请你计算一下,有氧 呼吸的能量转化效率大约是多少,这些能量大约能使多少ADP转化为ATP 少部分储存于ATP中 1mol的葡 2870KJ 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1892.72KJ 7、有氧呼吸的能量利用特点: 一、有氧呼吸 释放 能量 977.28KJ 萄糖 ● 区 别: 有氧呼吸过程温和 有机物中的能量经过一系列化 学反应逐步释放 有氧呼吸释放的部分能量储存 在ATP 中 7、有氧呼吸的能量利用特点: 与燃烧迅速释放能量相比,有氧呼吸是逐级释放能量的,这对于生物体来说 具有什么意义 【意义】可使有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