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驱动法、读图分析法、交流讨论法。 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时间分布特点。 2.结合实例,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而采取的解决措施。 4.通过阅读图表和资料,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状况,知道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时间分布特点。 2.我国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而采取的解决措施。 教学过程: 导入: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政策。展示北京市和上海市2022年居民用水价格表。其中,综合水价包括基本水价和污水处理费等。 说一说,北京市的综合水价比上海市高,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实施阶梯水价政策?为什么综合水价中包括污水处理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水资源的相关知识。 (展示PPT课件) 一、时空分布不均 结合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 活动: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中国主要河流年径流量图,归纳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加深学生对于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原因的理解。 2.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变化规律 活动:展示我国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地的气候资料,可以看出我国降水量夏秋多,冬春少;接着出示我国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可以看出夏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河流处于丰水期,冬春季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从而得到结论:我国水资源具有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出示黄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图,可以看出:河流流量的年际变化大。我国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丰水年与枯水年常交替出现,有时甚至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的现象。 综合归纳: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3.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差异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活动:我国南部地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径流量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干旱地区的径流量更少。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8%左右,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南北方农业发展存在差异,同时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尤其不利于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 二、兴建水利工程 1.兴修水库以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活动:通过展示三峡水利工程照片及水库调节径流示意图,明确水库通过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的方式调节河流水量,进而影响水资源的时间变化。最后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三峡水利工程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修建了大量水库,如黄河干流上的小浪底水利枢纽、长江干流上的三峡水利枢纽等,用于调控水量,蓄水发电,提高防洪、抗旱和航运能力,并扩大灌溉面积。 2.通过跨流域调水以调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活动: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有必要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把水资源比较丰富的流域的水调至水资源紧缺的流域,以弥补缺水地区的用水不足。最后详细介绍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另外展示引江济汉工程干渠、引大入秦工程渡槽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近几十年来,我国实施了多项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目前最大规模的跨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其主体功能是把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三、节约用水 1.水资源利用现状 活动:兴修水利工程能调节水资源分配的地区差异和季节差异,它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接着让同学们明确地球上水是丰富的,但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再通过视频、图片,了解我国水资源浪费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