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 上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核心素养目标 1.化学观念:通过探究实验,探索分子原子的有关性质。 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和现象,在观察中获取信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探究微观世界的奥秘。 3.科学探究与实践: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新知导入 1.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会变干? 2.为什么走在学校的小道上往往会闻到花香? 3.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是为什么? 思考 】 新知导入 【实验3-1】 品红在水中扩散 新知导入 【实验3-1】 . 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 现象。· 目 的 通过观察品红在水中的扩散现象,让学生感知物质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分 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运动等。 现象 刚开始,品红多浮在水面,少量品红下沉,同时在品红周围出现鲜艳的红色; 随后红色区域逐渐扩大,品红固体逐渐消失;溶液最终呈现均匀的红色。 结论 品红在水中会扩散。 分析或解释 品红和水由微小粒子构成,且微小粒子间有间隔,微小粒子在不断运动着。 注意事项:品红的取用量要少,将品红轻放在水面上。 探究新知 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 (分子或原子等)构成的。 阅读P57 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 以上说明:分子大还是小? 探究新知 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质量约为3×10-26 千克, 。 分子的特性之一: 体积很小、质量很轻。 探究新知 样才能看见分子呢?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某种有机物分子和银原子 探究新知 微观粒子(如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花香在空气中的扩散、湿衣服中的水在晾晒时的挥发、蔗糖在水 中的溶解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都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在实验3-1中,如果使用的是热水,品红的扩散会更快一些。这是因为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加快。 探究新知 通过一走硅原子形成的文字 探究新知 分子的特性之二 探究新知 【实验】 (1 )向盛有20 mL蒸馏水的小烧杯A 中滴入5~6 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 观察溶液的颜色。 实验(1)无明显现象; (2 )从烧杯A 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2)试管中溶液变红; (3)另取一个小烧杯B ,加入 5 mL 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烧杯A 和 烧杯B(如图 3-4)。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3)烧杯A中溶液 逐渐变红,烧杯B中溶液无明显现象。 探究新知 【分析与结论】 ( 1 )你能解释上述实验现象吗?请与同学交流看法,并将你的分析填入P58页表。 (2)结论: 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分析: 烧杯B中的氨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再运动到烧杯A中形成氨水,而氨水可以 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观察到烧杯A中溶液变红 探究新知 分子的特性之二: 分子在不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快。 不同温度下水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 所以洗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探究新知 我们知道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这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受压的情况下分子间的间隔减小,加压、降温可以使气体液化。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的体积不同,表明其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课堂总结 分子与原子的性质: 1、体积小,质量轻; 2、分子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