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8323

第1章 走近细胞(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生物必修1(含解析)

日期:2025-09-2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16233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必修,生物,高一,2019,学年,人教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章 走近细胞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如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依次代表细菌、衣藻、木耳、蓝藻,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这种物质或结构可能是(  ) ①核糖体 ②染色体 ③细胞质 ④细胞膜 ⑤线粒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2.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高倍镜下看到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B.观察黑藻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时,必须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C.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D.用显微镜的凹面反光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 3.在制作藓类叶片临时装片过程中,盖玻片的一侧要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的原因是(  ) A.防止水溢出 B.防止观察材料受损害 C.防止盖玻片受损 D.防止出现气泡 4.衣藻是一种单细胞植物,生活在淡水中.某植物学家用衣藻进行了甲、乙两组对比实验,培养前对甲组进行了某种处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培养7天后,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面对甲组所进行的实验处理,推测合理的是(  ) A.培养水体中添加了比乙组更少的葡萄糖 B.培养水体中添加了适量的无机盐 C.水中的物质直接在细胞外组合成了若干新的衣藻细胞 D.去除了衣藻的DNA,衣藻繁殖得更快 5.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胡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 B.研究分泌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C.欧文顿根据植物细胞通透性实验提出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 D.科学家用荧光物质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显微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 B.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的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C.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较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D.健那绿染液是专一的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 7.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黑藻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时,应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B.若高倍镜下看到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C.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D.用显微镜的凹面反光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 8.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叶绿素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 B.没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C.含有有氧呼吸酶的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 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9.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是病毒、细菌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B.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D.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没有线粒体的细胞无法进行有氧呼吸 10.提取分离抗疟疾“中国神药”青蒿素,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主要干扰疟原虫(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原生动物)表膜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疟原虫是寄生在人体红细胞中的真核生物 B.疟原虫通过胞吞方式获取食物体现了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场所,疟原虫丢失胞浆威胁细胞生存 D.疟原虫细胞中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1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B.核糖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