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世界的聚落 1. 运用图片描述城镇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 能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图1为“四种聚落景观照片”。读图完成1~2题。 甲 乙 丙 丁 图1 1. 四幅景观照片中,属于城镇聚落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下列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平坦的甲聚落呈团块状 B. 丙聚落的人们一般从事捕鱼等生产活动 C. 丁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D. 乡村和城镇的聚落规模没有差别 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图2示意两种传统民居,其中甲在南非,乙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读图完成3~4题。 甲 乙 图2 3. 甲、乙两民居相比( ) A. 甲为半球形,以木板为材料 B. 乙以土石为材料,房顶坡度大 C. 甲为半球形,容易拆卸运输 D. 乙以竹子为材料,房顶坡度大 4. 甲、乙两民居在设计上的特点及目的是( ) A. 甲:无窗,门窄小,为抵御严寒 B. 乙:配有梯子,在积雪掩门时便于出入 C. 甲:简单轻便,防止被洪水冲走 D. 乙:房屋低矮,防止干热空气进入室内 图3示意《清明上河图》的苏绣作品(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读图完成5~6题。 图3 5. 图中景观反映的是( ) A. 城镇聚落 B. 工业生产 C. 乡村聚落 D. 农业生产 6. 由图中景观可推断当时该地( ) A. 水运发达 B. 商业落后 C. 水流湍急 D. 全年少雨 为了解浙江省安吉县昔日污染严重的余村转变为绿水青山美丽乡村的过程,某校师生开展了研学考察。图4为“余村及周边等高线地形和景观图”。读图完成 7~8题。 图4 7. 余村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过程中,合理的做法是( ) A. 村北山区开辟采石场 B. 村东南兴建水泥厂 C. 村西北发展生态旅游 D. 鼓励村民外出务工 8. 与杭州相比,余村( ) A. 规模较大,高楼林立 B. 公路纵横,车流不息 C. 港口众多,商贸发达 D. 农田片片,竹林满山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西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 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我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巍峨的古老城垣厚重深沉,古城内的街道、店铺和民居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布局和风貌,浓郁的晋商文化气息,淳朴的晋中民风,散发着安静而内敛的悠久气质。2020年9月19日,以“美好生活·守望相助”为主题的第20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吸引了俄罗斯、德国、中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摄影师报名参展,共展出1万多幅作品。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秉承着多元性、专业性、国际性的办展理念,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窗口。 材料二 图5为“平遥古城示意图”,图6为“摄影大展照片”。 图5 图6 (1)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请说出聚落的两种形态。 (2) 平遥古城较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请描述古城的特色。 (3) 简析第20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办展的意义。 第二节 世界的聚落 1. D 2. C 3. C 4. B 5. A 6. A 7. C 8. D 9. (1) 城镇和乡村。 (2) 平遥古城巍峨的古老城垣厚重深沉;古城内的街道、店铺和民居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布局和风貌;浓郁的晋商文化气息;淳朴的晋中民风;散发着安静而内敛的悠久气质。 (3) 促进山西省的对外开放,使山西省的对外开放走向全国;成为融入世界的一个标志,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平台,使中国走向世界有独特的文化品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