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8960

第六单元 第1课时《几分之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

日期:2025-11-15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505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六,单元,1课时,几分之几,人教,三年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几分之几》第1课时教案 学科 数学 年级册别 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几分之几”是在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分数概念的进一步拓展。教材通过分月饼、折纸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为后续学习分数的加减法等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对几分之一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几分之几的理解可能还存在困难。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大量的直观操作和实例来帮助理解。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课时教学目标 观察现实世界 1. 观察分月饼、折纸等活动,直观感受几分之几的形成过程。 2. 观察生活中与几分之几相关的实例,如物体的部分与整体关系。 思考现实世界 1. 思考如何用分数表示物体的几分之几。 2. 思考几分之几与几分之一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表达现实世界 1. 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几分之几的含义。 2. 能够与他人交流分享对几分之几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初步认识几分之几,能正确读写几分之几。 2. 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能用分数表示简单图形或物体的几分之几。 3. 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 1. 理解几分之几的意义,尤其是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2. 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几分之几。 3. 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践操作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月饼模型、纸张、彩笔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堂导入 情境引入 (1) 教师展示学校组织中秋主题活动的情境图,说:“同学们,学校组织了一个中秋主题活动,活动前半小时孩子们了解了中秋节、月饼等知识,活动后半小时就要开展分吃月饼活动啦。”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提出问题:“一个月饼两个人吃,可以怎么分呢?”引导学生思考分月饼的方法。 (3) 教师展示两种分法,一种是随便分,一种是平均分成两份,问:“哪种分法更公平呢?”让学生判断。 (4) 教师总结:“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半个月饼。”强调平均分的概念。 (5) 教师提问:“一个月饼可以用数字1表示,那半个月饼用数怎么表示呢?”引发学生的思考。 (6) 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像这样的数———分数。”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7) 教师展示分数 1/2,说:“每份是1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写作 1/2。”讲解二分之一的读写。 (8)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加深对二分之一的理解。 1. 观察情境图,参与讨论分月饼的方法。 2. 判断哪种分法更公平。 3. 思考半个月饼的数字表示方法。 4. 举例说明生活中能用二分之一表示的地方。 评价任务 参与讨论: 判断准确: 思考积极: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中秋分月饼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平均分的概念,进而引出分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探究新知 二分之一的探究 折纸活动 (1) 教师给学生发放不同形状的纸张,说:“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用这些形状的纸折一折、涂一涂,分别表示出它们的 1/2。”布置活动任务。 (2) 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提醒学生要将图形平均分成两份。 (3) 教师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折的、怎么涂的。 (4) 教师提问:“上面这些图形中的涂色部分为什么都能表示 1/2 呢?”引导学生思考。 (5) 教师总结:“对折后都把图形平均分成了2份,涂1份就是这个图形的 1/2。”强调平均分和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6) 教师展示一些没有平均分的图形,问:“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能表示 1/2 吗?为什么?”让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7) 教师再次强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