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1583

第5章 第3节 第1课时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1 分子与细胞

日期:2025-09-2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110793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细胞,呼吸,练习,分子,必修,2019
    第3节 第1课时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 【预习梳理】 一、1.氧化分解 能量 2.(1)真 兼性厌氧 (2)二氧化碳和水 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 (3)实验组 相互对照实验 3.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二、1.①嵴 ②表面积 ③基质 ④酶 2.细胞质基质 C6H12O62丙酮酸+4[H] 少量 线粒体基质 2丙酮酸+6H2O6CO2+20[H] 线粒体内膜 24[H]+6O212H2O 大量 3.C6H12O6 +6H2O+6O26CO2+12H2O+能量 4.氧 二氧化碳和水 ATP 【预习检测】 (1)× (2)× (3)√ (4)× (5)× (6)√ [解析] (1)在酸性条件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反应,变成灰绿色。 (2)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可以产生CO2,故不能根据是否产生CO2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4)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只有一小部分转移到ATP中,其余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5)线粒体将丙酮酸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6)小白鼠吸入18O2后,18O2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H]反应生成O;O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与丙酮酸反应可产生C18O2。 【任务活动】 任务一 [情境] 2.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使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有氧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多 3.(2)变浑浊程度 溴麝香草酚蓝 酸性重铬酸钾 (3)①有氧 ②无氧 (4)①让通入酵母菌培养液的空气首先通过NaOH溶液 先密封一段时间后再连接导管 4.重铬酸钾 5.无颜色变化 变浑浊慢 6.(2)C2H5OH+CO2(少量) 7.(1)有氧 无氧 氧气 (2)短 长 (3)可用于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等 反馈评价 例1 C [解析] 无氧呼吸的装置不能立即连通澄清的石灰水,应密封一段时间后再连通澄清的石灰水,A错误;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来检测CO2的产生速率,B错误;酒精是无氧呼吸的产物,酸性重铬酸钾可与酒精反应生成灰绿色产物,故用酸性重铬酸钾可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C正确;实验需设置有氧组和无氧组,两组互为对照,两组均为实验组,D错误。 例2 B [解析] 据题图可知,甲是有氧条件下的实验装置,装置甲中NaOH 的作用主要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防干扰实验结果,A错误;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产生二氧化碳,但是在相同时间内,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多,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少,导致澄清石灰水浑浊程度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观察c、e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程度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B正确;甲是有氧条件下的实验装置,乙是无氧条件下的实验装置,因此,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有无氧气,C错误;乙是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为了防止氧气对实验结果的干扰,d 瓶中加入酵母菌培养液后应放置一段时间,消耗掉瓶中的氧气后再与 e 瓶相连接,D错误。 任务二 [资料1] (1)①丙酮酸 ②O2 ③H2O ④H2O ⑤CO2 (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 (3)①[H] ②丙酮酸 CO2 H2O ③ [资料2] (1)放能 (2)释放能量多,转化效率高,能量逐级释放 (3)可以使有机物中的能量逐步地转移到ATP中,能量缓慢有序地释放,有利于维持细胞的相对稳定状态 反馈评价 例3 A [解析]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水在第二阶段中作为反应物,在第三阶段中为产物,B正确;分析题图可知,④⑤⑥表示释放的能量,且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C正确;分析题图可知,②是丙酮酸,③是氧气,D正确。 例4 D [解析]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有少量ATP合成,所以DNP会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A错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合成的ATP最多,场所为线粒体内膜,因此DNP主要在线粒体内膜上发挥作用,B错误;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所以DNP对大鼠葡萄糖进入成熟红细胞没有影响,C错误;DNP能抑制ATP合成,但不影响细胞内的其他物质反应,故作用于肌细胞时,线粒体内膜上无法合成ATP,散失的热能将增加,D正确。第3节 第1课时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