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3643

第6课 数据整理 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 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日期:2025-09-19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21125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练习,信息技术,上册,四年级,学年,2025-2026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信息科技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6.数据整理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信息科技 四年级 上册 -出卷网-:浙江教育-出卷网- 出版日期:2023年7月 教学内容与学习对象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初识电子表格”“制作汇总表”和“整理并复制数据”三个部分,重点学习的大概念是“数据存在多种形式,可以通过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和呈现”。 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据证明观点”中的第 6 课,在数据获取的基础上对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时,通常要先对数据进行整理,为后续的统计分析做好准备。本课内容与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用数据讲故事”中“记录身边的数据”“设计统计表”“数据可视化”“规律预测”“数据分析报告”和“分享数据故事”等内容密切相关。电子表格可以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与统计,本课重点是制作数据汇总表并整理数据,使数据具有一定的条理性,便于后续的分析和使用。 本课基于“数据”这一逻辑主线,响应课程标准中“数据与编码”模块第六条“在对简单问题的分析过程中,使用数字化工具组织并呈现收集的数据,借助可视化方式表示数据之间的关系以支撑自己的观点”的内容要求。本课聚焦使用数字化工具组织并呈现收集的数据,围绕本单元研究项目“学生数字设备的使用情况”单元主题展开,本课以Excel电子表格软件为例,介绍了单元格、行、列、工作区等概念,以及原始数据的整理、汇总表的制作与美化等操作,让学生对比观察用文字和表格呈现数据的效果,直观感受用表格呈现数据的优势,为后续数据计算、分析做好铺垫。 学习对象分析 本课学习对象为四年级学生。经过四年级上第一单元“泛在的数据”和第二单元“数据证明观点”第1课“数据获取”的学习,学生对数据的相关知识已有一定了解,能够依据具体情境,灵活选择适宜的数据收集途径,有效汇总原始数据;同时能够辨识多种数据形态,深刻理解数据的潜在价值,并初步建立起数据安全防护的意识。 在生活经验方面,学生对生活中种类繁多的数据有一定的分析和解读能力,展现出对数据整理过程的浓厚兴趣与强烈好奇心。他们的思维正逐步迈向成熟,开始萌芽出抽象思考、归纳总结及逻辑推理等高级认知能力。然而,这是四年级学生首次接触电子表格软件,在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方面,他们尚属新手,缺乏实践经验。此外,鉴于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他们对于“数据处理深层意义”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可能理解不深,对于为何要进行数据处理、如何高效处理数据等问题,尚未形成全面而清晰的认识。 教学目标分析(含核心素养导向) 1.通过观察软件界面,结合已学过的办公软件知识,掌握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2.通过制作“数字设备的使用情况调查汇总表”,能运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整理数据。 3.通过对比观察文字版数据与表格版数据,能区分不同形式组织数据的差异。 教学重点: 认识Excel电子表格的界面,学会在电子表格单元格中输入数据。 教学难点: 根据研究需求制作汇总表。 教学过程 一、回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种数据获取的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根据需求整理数据(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的图片)。 二、讨论 1.观察中国奥运奖牌文字版数据与表格版数据,体会查找数据速度不一样。 师:请选择文字版数据或表格版数据,体验查找同一项数据的速度。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中国代表团在哪个项目获得的金牌数最多?哪个项目获得的总奖牌数最多? 课件出示中国奥运奖牌数据。 2.学生归纳两种数据整理方式的特点,想一想,你更喜欢哪一种调查数据? 课件出示两种数据整理方法的特点。 师: 使用数据表来呈现数据有很多优点,但原始数据需要经过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