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理解真题汇编含答案解析(16篇)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 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3年国家博物馆数据统计 开放时长 314天 累计接待观众人次 6757067人次 日平均接待人次 2.1万人次 较去年同比增加 314% 0-18周岁观众占比 19.12% 19-35 周岁观众占比 42.69% 36-59 周岁观众占比 31.34% 60周岁以上观众占比 6.85% (摘编自2023年度《中国国家博物馆数据报告》) [材料二] ①新春佳节,许多市民走进上海自然博物馆“与龙共舞”:长吼一声,吼出新年新气象的远古恐龙,14种15件恐龙骨骼化石和模型组成恐龙盛世,窃蛋龙护蛋时被误解的可爱模样……最让人流连忘返的,当数“有龙则灵”龙年生肖展。 …… ②最吸睛的“龙·科技”板块中,古代科技与现代科技因龙影穿梭而“龙脉”相承。火龙出水、龙骨水车、龙洗等古代科技互动展项,展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乘风飞天、下海逐浪、遁地无痕、叱咤驭电,当无所不能的“龙”遇到“大国重器”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 从“华龙一号”的核能之光,到“蛟龙”号的深海探索; 从“鲲龙”号展翅飞翔,到“雪龙”号破冰前行…… ③华夏大地上,龙的传人用科技为笔,创新为墨,一座座以“龙”为名的国之重器,蕴含的正是锐意进取、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民族力量。 (摘自2024年2月10日《新民晚报》) [材料三] 今年7月19日至明年8月17日,“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将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舍呈现,展期逾一年之久,其中超过95%的文物首次来到亚洲,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将贯通一楼所有展厅,这在建馆历史上前所未有。 (摘自2024年2月27日《新民晚报》) [材料四] 1.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 2.根据上述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物馆是广泛传播人类优秀文化、艺术的重要场所。 B.博物馆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凝聚了人类的智慧,蕴含着精神的力量。 C.博物馆是文艺表演的场所,形式新颖、规模宏大的展演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 D.博物馆展览要与时俱进,丰富展项,创新观展手段。 3.[材料四]的“云游”博物馆,就是在互联网上“游览”博物馆。它是数字技术发展的产物,也是博物馆新的打开方式。如果参观博物馆,你会选择“云游”吗? 请写出你的想法。 二、阅读下面三个文本,完成小题。 【文本一】 ①殷墟博物馆新馆“新”在哪儿?有哪些文物特别吸睛?从新馆里如何“读”懂商文明?让我们一起走进殷墟博物馆新馆! A ②新馆展陈聚焦“伟大的商文明”这一全新主题,从商代史、甲骨学、考古史、商文明的世界传播等多个角度全方位阐释商代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发达的青铜文明、灿烂的文字文明以及高超的手工业技术等,生动呈现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③殷墟博物馆新馆设8个展厅,地上共三层,是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之一。展览主题集中于三个主展厅,一楼基本陈列“探索商文明”,以殷墟为中华文明探源的起点和基石,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重点展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二楼基本陈列“伟大的商文明”,全景式展示了商代在政治、军事、农业、手工业、文字、都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成就。三楼基本陈列“世界的商文明”,立足国际视野,阐释商文明的世界意义。 B ④“大家以前在媒体上见过的、听过的,甚至闻所未闻的文物,都将出现在新馆。”殷墟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赵清荣介绍,新馆中近3000件套文物是首次亮相,比如,殷墟花园庄东地H3甲骨窖藏坑出土的甲骨,首次集中展示110余片。 ⑤“殷墟博物馆新馆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堪称商代文物展览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