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教学质量调研试卷 (建议完成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 考生注意: 1.不定项选择题有1-3个正确选项,没标的为单选题。 2.按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可能涉及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0-16、Ca-40 一、空气与健康 上海今年夏天的高温天气达到了历史峰值,超过了1926年的24天的高温天数。长期呆在密不通 风的空调房间,对人们的健康提出了考验。 1、人呆在空调房一段时间后,屋内空气不一定含有()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氢气 2、空气中通常含有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有些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 导致空气质量下降。以下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不定项) A.S02 B.C02 C.PM2.5 D.水蒸气 3、高温天气,户外时间长了容易脱水,补充的盐汽水中含有食盐-氯化钠,该物质是由钠离子和氯 离子构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离子是负离子 B.钠离子的符号是Na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D.氯离子的符号C1,氯化钠不带电 4、实验室中,可以作为原料制取氧气的是( )。, (不定项) A.KCIO3 B.H2O2 C.KMnO4 D.MnOz 5、下列实验对应的操作、结论或目的正确的是: (不定项) 内堡色有在消 石灰水的烧杆 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用手握紧试管, A. 验证蜡烛中含有碳远素 导管口出现气泡,松开手后,导管内会形 水6 成一段水柱 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6、可用作膨化食品保鲜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7、“酒香四溢”说明的事实是() A.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不停地运动 C.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D.分子之间有间隔 8、依据对氧气的需求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方法获得氧气。 (1)“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氤气 空气除尘净化,洁净空气压编液态空气一16℃ 冷却 蒸发 液态氧 ①经除尘净化处理后的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②该制氧气过程中只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潜水艇中“氧烛”制氧,氧烛广泛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其产氧药块中的主要成分为氧气, 主要反应原理为: 2NaClO3 300c2NaCl+302t。这种制氧过程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 催化剂 化,理由是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 不变。该变化的基本 反应类型是 二、二氧化碳的“足迹” “碳达峰”与“碳中和”是全世界为应对过量碳排放带来的全球气候挑战达成的共识。其 中,“碳”指的主要是C02。自然界中的C02处于不停的循环过程中。一方面,生物的呼吸作 用、生物体被微生物分解、海水中的弱酸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等都会产生C02。另一方面,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江河湖海的水体也会吸收C0O2。 9、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也可以生成CO2,该反应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CO A.发出白光B.火星四射C.木炭发红 D.产生白烟 10、用C02进行如图12所示的实验,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体现出 C02具有的性质为 ,与该性质有关的C02的用途有 图12 11、“碳封存”和“碳捕集”是实现“碳中和”的其中两种途径。 (1)碳封存:海洋封存是实现“碳封存”的途径之一,是利用海水溶解C02。海洋封存会导致 海水酸化,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海水酸化容易腐蚀贝壳、珊瑚(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反应原理与实验室制 取二氧化碳相似。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径清灰水 每生成22gC02会消耗g碳酸钙。 二氧化西 (2)碳捕集:用化学试剂与C02反应,是碳捕集的一种方法。某实验小组用 园 澄清石灰水“捕集”二氧化碳(如图13所示),在软塑料瓶中倒入三分之一体 图13 积的石灰水,迅速旋紧瓶盖后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三、家庭自制汽水 自制汽水的核心化学反应是小苏打(碳酸氢钠)与拧檬酸之间的酸碱中和反应: 3NaHC03+C6Hg0,=Na3C6H50,+3C0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