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 碳的氧化物 第1课时 二氧化碳 【规范训练】 (请用正确的化学语言描述) (1)二氧化碳是由 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 分子构成的. (3)CO2中数字“2”代表的含义是 . (4)标出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 【学习目标】 1.掌握CO2的性质.2.掌握与CO2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了解CO2的用途. 碳、氧元素 二氧化碳 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O2 课堂导学 课堂导学 课堂检测 学习任务1 二氧化碳的性质 观察课本P136~138“实验6-3”“实验6-4”和“实验6-5”,填写下表: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倾倒CO2 CO2的溶解性实验 现象:_____ _____ 现象:_____ 分析:_____ _____ 分析:_____ _____ 下层蜡烛先熄灭, 上层蜡烛后熄灭 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塑料瓶变瘪 CO2能溶于水,溶于水后,使瓶内的气体减少,压强变小 【归纳小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与空气比较) 溶解性 色 味 _____ _____ _____ 无 无 气体 比空气的大 能溶于水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实验 操作 (Ⅰ)喷水 (Ⅱ)直接放入CO2中 (Ⅲ)喷水后放入CO2中 (Ⅳ)烘干第三朵花 现象 分析 纸花不变色 纸花不变色 纸花变红 纸花由红色变成紫色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CO2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CO2与水反应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酸 碳酸很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 色. 【实验反思】烘干第三朵花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碳酸 CO2+H2O H2CO3 碳酸 红 H2CO3 CO2↑+H2O 1.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的X不包括 ( ) A.氢气燃烧 B.化石燃料燃烧 C.动植物呼吸 D.生物遗体腐烂 A 2.下列实验或现象不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是 ( ) A.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 B.试管内液面上升 C.下方棉球先变色 D.倾倒CO2的纸袋下沉 B 学习任务2 二氧化碳的用途 阅读课本P138,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完成下列填空: 1.干冰是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原理是_____ ,干冰的用途有 、 . 2.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这是因为二氧化碳 , . 固态的二氧化碳 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冷凝变成水滴,形成降雨 干冰升华 人工增雨 作制冷剂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的大 3.二氧化碳的用途:① ,② ,③ ,④ .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 ,生成葡萄糖并放出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CO2+6H2O C6H12O6+6O2. 灭火 作气体肥料 作化工产品的原料 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氧化碳 氧气 3.(2024·三门峡段考)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多种用途.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 A.灭火 B.气体肥料 C.光合作用 D.冰箱除味剂 D 课堂检测 课堂导学 课堂检测 1.下列与二氧化碳有关的事实和解释相符的是 ( ) A.干冰用作制冷剂———干冰是冰 B.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能溶于水 C.“低碳”生活———碳”指二氧化碳 D.进入山洞前做灯火试验———二氧化碳有毒 C 2.(2024·茂名月考)下列关于CO2性质的信息,正确的是 ( ) ①可以助燃 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液态二氧化碳为淡蓝色 ④可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A 3.(2024·东莞检测)冬奥会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通过压力变化使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汽化实现制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汽化会吸收热量 B.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汽化过程中分子体积变大 C.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可作高效灭火剂 D.该制冰技术比传统氟利昂制冰更环保 B 4.〔跨学科〕(2024·汕头期中改编)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