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第3课时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2.初步学会填写实验(或探究)报告. 课堂导学 课堂导学 课堂检测 学习任务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阅读课本P21~22的“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实验,填写下表. 【实验目的】掌握石蜡的有关性质,初步了解石蜡的组成. 【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小刀、烧杯、澄清石灰水. 【实验过程及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描述 分析与结论 (1) 点 燃 前 ①观察蜡烛的外观 色, 态, 状 — ②用小刀切下一块蜡烛,将它投入水中 蜡烛容易切开, (填“浮”或“沉”)于水面上;在水中 (填“溶解”或“不溶解”) 硬度: 溶解性: 溶于水 密度:比水____ 白 固 圆柱 浮 不溶解 小 难 小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描述 分析与结论 (2) 燃 着 时 ①观察蜡烛燃烧时状态的变化 石蜡_____ 石蜡的熔点_____ ②观察蜡烛火焰(图A) 火焰分为 层, 最明亮 蜡烛燃烧时火焰从外到里分别为外焰、内焰、焰心 ③取火柴梗的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 s后取出 与 层火焰接触的火柴梗烧焦最严重 火焰的 温度最高 ④取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有 生成 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 ⑤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图B) 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_____ 蜡烛燃烧生成了 _____ 熔化 低 三 外焰 外焰 外焰 水珠 水 变浑浊 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描述 分析与结论 (3) 熄 灭 后 ①熄灭蜡烛 有 产生 白烟具有 性 ②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图C) 白烟重新_____ 白烟 燃烧 可燃 【实验反思】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底部有时会出现黑色小颗粒,这些黑色小颗粒是 ,形成原因是 . 【实验小结】 (1)蜡烛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表示为 . (2)熄灭燃烧的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_____ . (3)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 ①关注物质的 ;②关注物质的 ;③关注物质 ,以及对结果的讨论和解释. 炭的小颗粒 蜡烛燃烧不充分 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水 石蜡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固定 小颗粒 性质 变化 变化的过程 1.(2024·惠州期中)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石蜡是手感滑腻的固体 B.石蜡受热先熔化 C.蜡烛燃烧时伴有黑烟 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 【解析】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结论而非实验现象. 2.(2024·中山期中改编)兴趣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根据操作和现象,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和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用小刀切割蜡烛,研究石蜡的硬度 B.将石蜡放入水中,研究石蜡的密度以及能否溶于水 C.测量蜡烛燃烧前后的长度,判断蜡烛燃烧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D.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检验蜡烛燃烧的某种生成物 C 学习任务2 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方法 阅读课本P21~23、26,填写下列内容: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 、 、 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新的化学知识. 2.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问题和假设 证据 结论. 实验 观察 记录 分析 3.(2024·濮阳期末)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观察是否能被吸引,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问题和假设 B.进行实验 C.得出结论 D.反思与评价 B 课堂检测 课堂导学 课堂检测 1.(2024·无锡期中)在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时,小明提出:固体石蜡可能需要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提出问题 B.猜想和假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