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铁岭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练习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中国民俗文化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剪窗花 B.雕玉石 C.放鞭炮 D.包粽子 2.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3.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B.硫+氧气二氧化硫 C.氧化汞汞+氧气 D.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4.我国生态环境部发布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与该主题相符的是 A.露天焚烧垃圾 B.使用共享单车出行 C.废旧电池随意丢弃 D.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5.白露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意为天气渐转凉,清晨地面和叶子上会有许多露珠。水蒸气凝结成露珠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大小 C.分子间的间隔 D.分子的化学性质 6.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的有规律可循。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的局部和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31 Ga 镓 69.72 32 Ge 锗 x 33 As 砷 74.92 34 Se 硒 78.96 A.上述四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都有4个电子层 B.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大于69.72 C.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Ga3- D.硒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6 7.如图是过滤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B.玻璃棒的作用搅拌 C.用此装置可分离酒精和水 D.过滤后的液体仍浑浊,可能原因是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8.生活中常接触到“低钠食盐”、“钙奶饼干”、“缺铁性贫血”,其中的“钠”、“钙”、“铁”应理解为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9.夹紧以下装置的弹簧夹并进行相关操作,下列情形中,装置漏气的是 A. B. C. D. 10.归纳和推理是同学们学习化学需要掌握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归纳和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对有关知识的归纳和推理正确的是 A.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并非是所有化学反应都需使用催化剂 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二、填空与简答 1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大气有自净作用。进入大气的污染物,经过自然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作用,或是向广阔的空间扩散稀释,使其浓度下降;或是受重力作用,使较重粒子沉降于地面;或是在雨水洗涤下返回大地;或是被分解破坏等,从而使空气净化。这种大气的自净作用是自然环境调节的重要机能。应当指出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也是一种自净过程,因为在此过程中,既耗用二氧化碳,又向大气补充氧气。当大气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其自净能力时,即出现大气污染。 排放到大气里造成污染的有害物质可以分几类,如粉尘(如煤烟等)、湿雾(如油雾、酸雾等)、有害气体(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等。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四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四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所示。 (1)根据文中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大气的自净过程既涉及物理变化,又涉及化学变化 B.空气有较强的自净能力,不会被污染 C.大气污染物中含有粉尘、湿雾、有害气体等 D.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减缓温室效应增强 (2)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从微粒的角度看,一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1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 构成的。 (3)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最大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