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8723

11 第三单元课时分层训练(九)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鲁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2139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组成,九年级,化学,教版,方法,表示
  • cover
课时分层训练(九)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知识点一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1.下列各组食盐水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不等于10%的是( C ) A.0.5 g食盐溶解在4.5 g水中 B.0.05 kg食盐溶解在0.45 kg水中 C.0.01 kg食盐溶解在100 mL水中 D.10 kg食盐溶解在90 kg水中 2.在恒温条件下,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实验一,将烧杯甲中溶液转移出50 mL到乙烧杯中;实验二,把5 g水和5 g氯化钠分别加入甲、乙烧杯中。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B ) A.实验二后,甲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B.实验二后,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实验一后,甲和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实验二后,甲和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知识点二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3.某同学要把8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蔗糖溶液稀释为5%的溶液,计算需要加水的质量__160__g。 解析:设加入水的质量为y,80 g×15%=(80 g+y)×5%,解得y=160 g,则需要加水的质量为160 g。 知识点三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4.某同学需要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实验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蒸发 B.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两处操作错误 C.配制时应称量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7.0 g D.若所有操作都正确,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5.在某次实验操作中,小明同学要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水的密度为1 g/mL),他的下列实验操作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B ) A.计算出配制该溶液需要3 g氯化钠固体和47 mL水 B.称量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左边,于是向右移动游码 C.量取水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将称得的氯化钠和量取的水倒入同一烧杯中,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6.t ℃时,有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KNO3溶液,若想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可采用的方法是( C ) A.恒温蒸发掉溶剂的1/2 B.将原溶液与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KNO3溶液混合 C.恒温蒸发掉50 g水 D.再加入5 g KNO3 7.溶液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碘酒是家庭常备药,碘酒中的溶剂是__酒精__。 (2)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 ①所配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4∶21__(填最简整数比); ②若称量氯化钠时所用砝码生锈,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偏大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对上述配制好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操作,实验记录如下: ①乙中的溶液为__不饱和__(填“饱和”“不饱和”或“不确定”)溶液; ②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丁=丙>乙>甲(或丙=丁>乙>甲)__。 【创新运用】 8.小明同学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图1 图2   图3 (1)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④③①②__(填序号)。 ①溶解 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 ③称量 ④计算 (2)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玻璃棒__,其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__搅拌,加快溶解速率__。 (3)小明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他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__12__g。 (4)小明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他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18%__(水的密度为1 g/cm3)。 (5)实验过程中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①②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盘未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1 / 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