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成果展示 物质构成的奥秘 (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重氢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重氢和氢都属于氢元素,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A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体积 D.相对原子质量 2.小明的湿衣服在阳光下被晒干,下列对这一变化的解释错误的是( A ) A.水分子的质量变小了 B.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C.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D.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下列各图中的“”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C ) 4.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可能引发皮肤疾病等。已知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质子数为34 B.中子数为45 C.核电荷数为34 D.原子序数为45 5.氧气(O2)、二氧化碳(CO2)、过氧化氢(H2O2)都是我们熟悉的物质,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D ) A.氧分子 B.氧离子 C.氧气 D.氧元素 6.某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a,能够形成Xn-,另一种元素Y能够形成与Xn-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Ym+,则元素Y的质子数是( B ) A.a+m-n B.a+m+n C.a-m-n D.a-m+n 解析: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a,能够形成Xn-,元素Y能够形成与Xn-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Ym+,设元素Y的质子数为x,则a+n=x-m,x=a+m+n。 7.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电的氧离子得到了新型氧分子(O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O4不带电 B.1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与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形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8.建立模型思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表示正确的是( B ) 9.我国科研团队合作完成的“镁离子电池”项目荣获2022年国际“镁未来技术奖”。如图所示是镁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x=12 B.镁属于金属元素 C.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0 D.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失去2个电子变成Mg2- 10.如图所示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粒子①的化学符号是Be B.粒子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粒子③的结构示意图中,x=18 D.粒子③的化学性质与锂原子相似 二、填空题(共46分) 11.(8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例如:氢氧化钠是由 钠离子 和 氢氧根离子 构成的;铜是由 铜原子 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 二氧化碳分子 构成的。 12.(4分)某海水淡化系统(如图1所示)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海水在光热作用下变为水蒸气,然后由太阳能风扇将水蒸气吹到冷凝腔内冷凝,实现海水淡化。 (1)根据图1所示,从微观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填字母序号,下同)。 A.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变小 D.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 (2)若图2所示是海水中水分子在一定空间内的分布图,则图3 中能正确表示蒸发腔中的海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间内水分子分布情况的是 CD 。 13.(10分)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学习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思维方式。 (1)图1中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9.012 ,铍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 核外电子数 (填“中子数”或“核外电子数”)。 (2)图2是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 ①由氢分子的模型图可知:1个氢分子由 2个氢原子 构成。 ②水分解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是 原子 (填“分子”或“原子”)。 (3)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为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请用文字表示上述化学反应: 氨气+氧气 水+氮气 。 14.(12分)根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研制的一种以锶原子作钟摆的钟被称为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原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