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8827

18 第四单元课时分层训练(十四) 水的净化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3294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九年级,化学,人教,净化,第四,十四
  • cover
课时分层训练(十四) 水的净化 知识点1 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1.水是重要的资源,城市里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下列水处理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D ) A.自然沉降   B.过滤 C.活性炭吸附   D.投药消毒 2.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直饮水机(内部水的处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步骤③的作用是( C ) A.吸附杂质  B.过滤 C.杀菌消毒  D.蒸馏 知识点2 过滤 3.下列有关过滤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边缘 B.漏斗下端无须紧靠烧杯内壁 C.过滤得到的水中不含任何杂质 D.液面边缘应高于滤纸边缘 4.小亮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玻璃棒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的原因是 防止液体溅出 。 (2)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通过滤纸孔隙,还可能是 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中间留有气泡(或滤纸的规格不对等) 。 (3)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滤纸破损、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 (4)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小亮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不同意 ,理由是 水中还含有可溶性的杂质等 。 知识点3 硬水、软水及蒸馏操作 5.某同学发现家中长期使用的自来水龙头上出现大量水垢,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该同学家使用的自来水可能是硬水 B.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 C.使用过滤法不能将硬水软化 D.生活中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对自来水进行软化 6.如图所示,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块碎瓷片,再加入约体积的自来水,连接装置进行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实验时,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蒸馏烧瓶出现移动 B.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为b进a出 C.图中温度计的位置不对,水银球应该插入液态水中 D.应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并垫上陶土网 7.2023年“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关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加入明矾能促进黄河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B.可用肥皂水检验黄河水是否为硬水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减少水体污染 D.黄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可得到纯净的水 解析:黄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后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净的水,故D项错误。 8.请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两套装置中作用相当的仪器:漏斗与 c (填“b”“c”或“d”)。 (2)装置改进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填字母序号)。 A.同样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比原装置得到的蒸馏水更纯 C.利用太阳光、塑料袋、矿泉水瓶等作替代品可户外自制饮用水 【创新运用】 9.(科学态度与责任)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 (1)节约每一滴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在生活中你能做到的一种节水方法是 用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 (2)自然界中的水通常需要净化后才能饮用。某种便携式净水器适合长期野外工作的人群使用,其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结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净水器中的颗粒活性炭可以吸附 色素(或异味) (答一种即可)。 ②MIR高聚碘树脂杀菌过程属于 化学 (填“物理”或“化学”) 变化。 ③此种“生命吸管”虽广泛使用,但海上应急却不能使用,原因是 不能除去海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等 。 解析:(1)生活中的节水方法有随手拧紧水龙头、用洗菜水浇花、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等。(2)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②MIR高聚碘树脂杀菌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③此种“生命吸管”不能除去海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