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8834

课外古诗词诵读:梁甫行 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10-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532219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课外,古诗词,诵读,梁甫行,课件,23张
  • cover
(课件网) 梁 甫 行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曹植 学习目标 诵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体会古体诗的语言风格。 感受诗歌悲慨沉郁的意境,分析白描手法在情感表达上的运用。 了解曹植借边民苦难抒怀的创作背景,理解建安文学的社会关怀。 探究诗人“忧生之嗟”中的批判精神与士人情怀。 情境导入 近日,侦探社收到了一封“求救信”,字字泣血地诉说着乱世流民的悲怆:狂风裹挟着咸涩的海雾拍打着残破的茅屋,骨瘦如柴的妇人将啼哭的婴孩裹进补丁摞补丁的粗麻布里。远处传来官兵征粮的叫嚣,赤脚的孩童慌忙躲进堆满秸秆的角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背后有什么隐情?各位小侦探们,一起去看看吧! 知人论世 读懂诗意 任务一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又称陈思王,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为曹操第三子,魏文帝曹丕之弟。三国时期文学家,诗人,音乐家。 他才思敏捷,工诗善文。其诗内容广泛,形式优美,思想深刻,钟嵘称其“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诗品》)。代表作有《白马篇》《七步诗》等。 诗人名片 解读诗题 行 梁甫 泰山下的一座小山,古时死人从葬的地方。 古代诗歌体裁之一,音韵、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富于变化,通常“歌”“行”“歌行”命名,如曹操的《短歌行》、曹丕的《燕歌行》等。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梁 甫 行 曹植 要求:读准字音、节奏、停顿、读出感情。 要想读出这首诗的情感,需要了解其写作背景。 在曹丕即位后,诗人被贬到贫困的海边,目睹了下层人民为了逃避征调,不得不逃离家园,过着颠沛流离,贫困不堪的生活,所以他以这首慷慨激愤之作直接为民生疾苦而呼吁,希望最高统治者普降恩泽,施惠于民。 写作背景 请同学们试着从以下两个角度朗读诗歌 1、以诗人的身份朗读本诗。 慷慨激愤 2、以“边海民”的身份朗读本诗。 无奈悲凉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梁 甫 行 曹植 行动的踪迹 自在地行走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海边贫民的生活多么艰难啊,他们的栖身之地只能是野外的草棚。 妻子和儿女像飞禽走兽一样,每天在艰险的山林里生活。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狸野兔在屋内自由穿梭,毫无顾忌。 妻子儿女 气候不同 不同 艰难 赏诗悟情解读诗眼 任务二 寻找诗眼:你能从诗中找出一个词语来高度概括百姓生活的状态吗?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梁 甫 行 曹植 “剧哉” (艰难啊) 围绕“剧哉”二字,说说你从哪些方面看到了边海贫民的艰难生活? 首联以对偶的句式,从自然现象写起,仿佛以兴开篇,却又暗含比喻。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生存环境恶劣 围绕“剧哉”二字,说说你从哪些方面看到了边海贫民的艰难生活? “寄身”说明海边的人民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这本是野兽出入的地方,可他们却长期与野兽同居。“剧哉”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海边人民贫苦生活的同情。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居住条件极差 围绕“剧哉”二字,说说你从哪些方面看到了边海贫民的艰难生活? 这是对边海民们妻子和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他们如同野人禽兽一样过着粗俗艰苦的生活。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生活粗俗艰苦 “依”字把海民们的实际活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