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8926

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究河流流量与水位、流速的关系 课件+教学设计 2025新教材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1770685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跨学科,地理,初二,人教,教材,新教材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究河流流量与水位、流速的关系》 教学设计 课题名 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究河流流量与水位、流速的关系 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了解河流流量、水位、流速的基本概念。 综合思维:通过数学计算和数据分析河流流量、过水横截面、水位、流速的动态关系。 人地协调观:通过黄河“束水攻沙”的治理策略,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地理实践力:在日常生活中,保护黄河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 计算过水横截面面积、流量;了解河流的流量、水位、流速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了解河流的流量、水位、流速的相互关系,并理解其运用到治理黄河上的实际作用。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播放黄河相关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新课讲授 教师:讲解本课背景并介绍流量、水位、流速的基本概念。 (一)计算河流横截面面积 教师: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计算河流在该处的过水横截面面积,写出计算过程。 学生:结合所学填空。 【设计意图】结合数学梯形知识,学会计算过水横截面面积。 探索水位变化引起的河流横截面面积变化 教师:想一想,河流的水位为什么有时高有时低呢?受什么影响? 学生:思考后回答:降水影响河流水位的高低。 教师讲解:枯水期水位、平水期水位、汛期水位和最大洪峰水位的过水横截面面积变化。 学生:看图体会。 教师:假设河底宽度为60米不变,当河流水深为3米时,河面宽度为100米,列出方程,计算不同水深的河面宽度和河流过水横截面面积,并填入表2.4。 学生:跟着教师思路展开计算: 设:水深为h,河面宽度为y,横截面面积为A,根据图形相似原理,可列出方程如下: 【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计算河流不同水位的过水横截面面积。 探寻河流水位与流量的关系 (1)根据以上描述,列出流量Q的计算公式。 Q=A·V(A为河流横截面面积,V为流速) (2)假设河底宽度不变,当河流水深为3米时,河流平均流速为2米/秒,结合任务一的计算结果,估算此时横截面的流量为480米3/秒。 (3)如果河流在枯水期、平水期、汛期和特大洪水期的流速分别为1.5米/秒、2.5米/秒、5米/秒、9米/秒,结合任务二的结果,计算不同特征时期的流量,并绘制水深—流量关系曲线(图2.37)。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计算,加强对河流流量、流速和水位的理解。 探究黄河“束水攻沙”的原理 教师:播放黄河“束水攻沙”的相关历史视频。 学生:看视频体会古人治理黄河的智慧。 (1)请用现代汉语描述潘季驯的“束水攻沙”方略。 当水流分散时流速减缓,泥沙容易沉积导致河床抬高;而将水流集中后,流速加快,冲刷力增强,能带走河底泥沙使河道加深。具体做法是通过修筑堤坝约束河道宽度,迫使水流集中形成较大冲击力,利用这种水力冲刷作用持续带走河床淤积的泥沙,从而维持河道深度和通航能力。 (2)在河流流量一定的情况下,流速与河流横截面有关,试从流速与河流横截面关系说明“束水攻沙”原理。 在流量恒定时,根据方程(Q=A·v),流速v与横截面积Z成反比。"束水攻沙"通过收窄河道(减小A)来增大流速,从而增强水流冲刷力,将沉积泥沙冲向下游。其核心是利用"断面缩小→流速提升→输沙能力增强"的原理治理淤积。 【设计意图】深入了解黄河“束水攻沙”的科学原理。 课后作业 设计一张主题为“保卫黄河,从我做起”的手抄报。(课件网) 探究河流流量与水位、流速的关系 新人教版·八上 【跨学科主题学习】 小 贾 老 师 原 创 课 件 , 侵 权 必 究 ! 18435121995 视频导入: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了解河流流量、水位、流速的基本概念。 综合思维:通过数学计算和数据分析河流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