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阳四中2024级高二年级9月月考 生物学试卷 名园 0t0 00. 。、施择题:本题共18小愿,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A、日为一对常染色体基因,已知A基因纯合时会号致12的胚胎死亡。某基因型均为Aa的果蝇种 群随机交配得到F1,F1随机交配获得F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体细胞中基因A、a所在常染色体通常为同源染色体 B.F2中杂合子的概率为24/49 C.随着交配代数的增加,A的基因频率在减小 D.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说明该生物种群发生了进化 2.若在一个随机交配的二倍体生物种群中,偶然出现一个有利突变基因,该突变基因可能是隐性或显 性,具有突变表型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图1与图2是在自然选择下突变基因的频率变化趋势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0 利突变基因频 1.0 0.8 0.6 0.4 有利突变基因 0.2 02 200 400 600 80010001200 400 600 世代数 8001001200 世代数 图1 图2 A.图1曲线在1200代左右时形成了新物种 B.对比图1与图2,推测图1中有利突变基因为隐性 C.突变基因及其所有的等位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D.图2曲线在200400代增长慢,推测该阶段含有利基因的纯合体占比少 3.我国某高校研究团队研究发现,miR160a通过切割其靶基因GmARF16 转录的mRNA来提高大豆的耐盐性。GmARF16作为上游调节因子直接激 GmARF16基因 活GmMYC2的表达,而GmMYC2通过抑制脯氨酸的合成导致大豆对盐 GmMYC2基因 胁迫敏感(调节机制如图)。某栽培大豆品种的GmARFl6在编码区发生 mRNA 激活,编码 碱基替换(G-→A)突变成GmARF16H3,突变基因GmARF16H3对 GmMYC2的激活能力显著降低,对盐胁迫的适应性明显提高,进一步分 bH转录因子 ↓抑制 析发现,含GmARF16H3的大豆品种主要分布在土壤盐碱化较为严重的黄 脯氨酸合成 淮海及其周边地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黄淮海及其周边地区分布较多GmARF16H3突变品种是人工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不耐盐 B.基因GmARF16的突变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无法传给后代 C.miRI60a可通过影响GmMYC22基因的表达而增强大豆的耐盐性 D.根部细胞脯氨酸含量增加可使渗透压升高引起耐盐性增强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师环细间 6部白.诗我设效许科疾并进和性 襄阳四中2024级高二年级9月月考生物学试卷第1页(共8页)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