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标: 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文明溯源 南方古猿被认为是已知最早的人类,距今约200万年。 公认的最早的人类文明出现在两河流域,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 人类产生后的一百多万年里都处于野蛮的状态,历史学家是如何衡量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了呢? 1、什么是文明? “文明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当某个阶段的文化,比较广泛的使用了文字,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经初步形成,社会成员被划分成了阶级或等级,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出现了巨大的公用建筑甚至城市中心,那么发展到这种程度的文化,就可以称作文明。”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采集狩猎 生产力低 集体生产 产品公有 逐水草而居 依赖自然的采集者 古埃及人采集莲花 纸莎草丛中狩猎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一)前提 开发自然的生产者 农耕 畜牧 生产工具 社会分工 产品互通有无 交换贸易 早期城市 手工业生产 定居生活 社会经济发展 管理、文化 采集 渔猎 农耕 畜牧 国家 生产力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二)标志 根据教材第2、3页,画出从“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到“国家形成”的过程 采集 渔猎 农耕 畜牧 劳动生产率提高 社会分工 剩余 私有 阶级 国家 文字 播种收获 定居 城市 生产力 矛盾 记事 管理 生产力 文明 部落战争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二)标志 古希腊文明 约公元前2千纪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 古埃及文明 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 古印度文明 约公元前3千纪 中国文明 约公元前2070年 二、古代多元文明(一)概况 文 明 成 就 政治(制度) 文 化 西亚两河流域的文明 北非古埃及文明 南亚古印度文明 古希腊文明 ①君主专制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①楔形文字 ②《吉尔伽美什》 ③洪水方舟传说④60进位制⑤战车 ①法老具有至上的权威 ②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①神话和文学故事 ②象形文字 ③制定太阳历 ④金字塔 ⑤莎( suō )草纸 种姓制度 ①佛教 ② 《摩诃》《罗摩》; ③创造1到9,发明“0”,按位计值。 城邦制度 ①哲学:苏、柏、亚②文学:神话、戏剧 ③历史:希罗多德、修昔底德 二、古代多元文明(一)概况 【思考】结合教材第3页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说说古代文明呈现的特点是什么? 统一而又多元 二、古代多元文明(二)统一性 统一性: 1.地理位置:基本上都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气候条件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 2.地理环境:多临近大河流域,自然环境适合农业的发展。 二、古代多元文明(三)多元性 1.古代西亚文明 多元性: 独立发展、明显多元 1.古代西亚文明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自然环境: 干旱少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水源。 【课堂探究】结合材料,概括古代西亚文明怎样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古代多元文明(三)多元性 1.古代西亚文明 材料一:受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每年河水泛滥的影响……北部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毁坏农田。在苏美尔人眼里,他们的洪水之神是一位恶毒的神。美索不达米亚人的人生观带有恐惧和悲观的色彩,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不安全。 ———摘编自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 材料二:它处在亚欧非的交通要冲地带,呈开放状,与外界联系相当方便。因此,古代各民族在这里往来、冲突、混杂,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承袭的现象非常突出。 -刘景华《人类六千年》上册 (1)人生观带有恐惧和悲观色彩 (2)经常受到外族入侵、帝国更换频繁、充满不安全感 古代西亚文明 自然环境: 干旱少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