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1504

3.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共3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535667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穆青 冯健 周原 解码写作肌理 具象精神谱系 梳理焦裕禄事迹,归纳“焦裕禄精神”的核心内涵。 学习通讯作品如何将感性抒发和理性表达完美结合。 挖掘本地英雄故事,争做新时代“焦裕禄精神”的传承者。 教学目标: 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当家作主,到长征精神的薪火相传,再到《别了,‘不列颠尼亚’》的主权回归,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总有榜样在引领方向。20 世纪 60 年代,豫东兰考正遭受内涝、风沙、盐碱的重创,一位县委书记临危受命,用生命书写了担当。他就是焦裕禄。今天,我们共同探寻:“他为何能成为‘县委书记的榜样’?” 新课导入: 1、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亲自率领干部、群众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他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县委书记的榜样” 2、国际形势复杂,全国上下要树立“硬骨头”精神,豫东地区正遭受内涝、风沙、盐碱等自然灾害,部分党员干部怕吃苦、怕犯错误、等待国家救济粮,穆青等人根据时代要求,深入采访,抓住焦裕禄这一典型,歌颂困难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及时鼓舞士气,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 了解背景: “兰考三害” 风沙 内涝 盐碱 风沙:年均沙尘暴29次,最大风速 12级 内涝:全县110万亩耕地中60 万亩易涝 盐碱:pH 值最高达9.5,寸草不生 绿浪翻涌换新颜 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焦桐” 焦裕禄当年在泡桐树前留影 学习活动一: 以 5人小组为单位,分别负责导语和几个小标题章节的典型事例概括,依照示例,完成下面表格,向同学们展示“焦裕禄精神”。 解构“榜样”形象 ——— 事迹梳理与精神提炼 章节 内容 典型事例 精神品质 导语 焦裕禄来到兰考的背景,初到兰考的作为 ①到岗第二天便下乡调研②灾情面前充满希望和信念 意志坚定,乐观向上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章节 典型事迹 人物精神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给治好。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风雪天访寒问暖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病重时,时刻关心兰考工作情况, 希望死后葬在沙丘之上 坚忍顽强,公而忘私 深受爱戴,精神永存 亲自深入一线调研兰考自然情况 艰苦奋斗,身先士卒 关心群众,忍痛工作 鞠躬尽瘁,死而不已 兰考发生巨大变化 课堂预设: 教师总结: 个人层面:迎难而上(与病魔斗争) 工作层面:科学求实(实地调研)、艰苦奋斗(工具简陋仍治沙) 民生层面:亲民爱民(风雪天送棉衣) 复 兴 教师总结: 通讯以小标题的方式对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和品质进行分类(画龙点睛); 以“榜样”为核心,整体按照时间线索进行安排(逻辑清晰)。 塑造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县委书记的人民公仆形象(形象立体)。 学习活动二: 作者展现了焦裕禄在兰考短暂工作期间铸就了精神上的永恒,现召开 “人物通讯写法与价值” 研讨会,请根据人物通讯的文体特点,分组探讨本文是如何通过内容组织凸显“焦裕禄精神”的时代价值。 探秘 “通讯密码”——— 手法探究 文体知识 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要求写作中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特点:①严格的真实性;②报道的客观性;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