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4017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阶段综合测评(2) (第三章) (含答案)高中生物 浙科版必修一

日期:2025-11-2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6537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科版,生物,高中,答案,第三章
    阶段综合测评(二) (第三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C A D D C D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D D D D B B D B 21.(每空2分)(1)合成叶绿素 吸收Mg2+的速度慢于吸收水的速度 (2)红色 绿色 无色 紫色 (3)0.4~0.5 mol/L e 细胞膜上无运输蔗糖的载体 22.(除注明外,每空1分)(1)大于 不移动 (2)高效性 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2分) (3)物质运输、能量转换(2分) 易化扩散 (4)远离鸟苷(G)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和形成(2分) 23.(除注明外,每空1分)(1)H2O CO2 c 线粒体内膜(2分) (2)细胞溶胶 温度 (3)B O2浓度上升,需氧呼吸加快(2分) 24.(每空3分)(1)小于 植物乙光补偿点较低 (2)CO2浓度、酶的活性(温度)、酶量、色素含量等 (3)先下降,后维持相对稳定 25.(每空2分)(1)无关、自 (2)25 3.5 (3)温度升高,相应酶活性增加 C 1.一个ATP分子水解可以生成一个腺苷酸分子和三个磷酸分子,A错误;叶绿体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是类囊体膜,B错误;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通过厌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能较少,C错误;在耗氧量相同的情况下,植物叶肉细胞和根尖细胞产生的ATP量可能相等,D正确。 2.酶促反应的速率除了与酶活性有关外,还与底物浓度、酶浓度等条件有关,故使酶促反应速率最大时的温度下酶活性不一定最佳,A错误;在酶的催化效率实验中,鸡肝或马铃薯块茎若未制成匀浆,释放的酶的量较少,与制成匀浆实验结果不同,B正确;若添加了淀粉和蔗糖酶溶液的试管内呈现轻度阳性反应,则说明蔗糖酶不纯净或淀粉不纯净,C错误;不同温度条件下酶促反应所需的最适pH基本相同,D错误。 3.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则酵母菌能进行需氧呼吸或者厌氧呼吸,A错误;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黄色,则证明酵母菌产生了二氧化碳,酵母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都产生CO2,B错误,C正确;酵母菌发酵时进行厌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发酵液能使重铬酸钾溶液变为灰绿色,D错误。 4.②过程中需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需要水参与,第三阶段的产物是水,A正确;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需氧呼吸或产酒精的厌氧呼吸,所以不可能发生①→③的过程,B错误;①②③过程中都需要酶参与,由于③过程是厌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所以不释放能量,C错误;剧烈运动中,人体细胞主要通过需氧呼吸提供能量,即①②过程,D错误。 5.甲条件下,酵母菌只能进行厌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没有乳酸,A错误;乙条件下,需氧呼吸释放3 mol的二氧化碳,厌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就是8 mol-3 mol=5 mol,根据需氧呼吸的方程式释放3 mol的二氧化碳需要消耗0.5 mol的葡萄糖,根据厌氧呼吸的方程式可知,释放5 mol的二氧化碳需要消耗2.5 mol的葡萄糖,因此需氧呼吸比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B错误;甲条件下,酵母菌只能进行厌氧呼吸,产生的ATP最少,丙条件下,酵母菌同时进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产生的ATP并不是最少的,C错误;丁条件下,氧气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释放量,说明酵母菌只能进行需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D正确。 6.酵母菌进行厌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酒精,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A正确;分析题图可知,试管中加水的目的是排出空气,制造无氧环境,B正确;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温度下降,酶活性降低,细胞呼吸的速率减慢,气泡释放的速度下降,C正确;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释放出来,另一部分存留在酒精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转移到ATP中,D错误。 7.酶的催化活性与温度、pH等条件有关,与底物浓度无关,A正确;加入物质B,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降低,可能是物质B与底物结构相似,竞争与酶的结合,B正确;由图可知,在ab范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