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4550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03 第一章 第二节 内环境的稳态保障正常生命活动 讲义 生物浙科版 选择性必修一(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5-10-2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16616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生命,教师,学生,必修,选择性,科版
    第二节 内环境的稳态保障正常生命活动 1.以血糖、体温、pH和渗透压等为例,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2.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1.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运用稳态与平衡观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2.科学探究———通过探究血浆对pH变化的调节作用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3.社会责任———通过分析稳态失调的实例,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运用相关知识关心亲友和他人。 一、内环境处于动态变化的相对稳定状态 1.稳态:动物体通过_____作用使得机体_____环境保持_____的状态称为稳态。 2.稳态实质:内环境中的_____、温度、pH、_____等理化特性都处于_____的动态平衡中。 3.稳态原因:内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_____和_____的活动,使它们产生一些反应来_____内环境的变化。 二、各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 1.血糖稳定主要依赖_____来实现。 2.体温的稳定主要依赖_____调节来实现,_____调节也共同参与。 3.当外界病原体入侵机体时,身体的_____会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体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4.人体内环境稳态是依靠_____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内环境的稳态就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  ) 2.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  ) 3.稳态是由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  ) 4.人体剧烈运动后,由于厌氧呼吸产生乳酸,因此血浆pH明显降低。 (  ) 5.血糖、体温的稳定主要依赖神经调节来实现。 (  )  内环境的稳态保障正常生命活动 1.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1)直接参与的器官与系统 ①消化系统:消化道消化道毛细血管。 ②呼吸系统:。 ③泌尿系统:血管肾脏形成尿液。 ④循环系统:由上述内容可看出血液是所有生命活动的中转站,它的成分能充分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2)间接参与调节稳态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2.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稳态遭破坏的原因 3.内环境稳态失调归纳 (1)理化性质失调:①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酸碱度偏高或偏低均会影响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紊乱;②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③体温失调———体温偏高或偏低均会影响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紊乱。 (2)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失衡:①失水过多可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②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③代谢废物含量升高可导致尿毒症;④O2缺乏,如缺铁性贫血可导致乳酸中毒;⑤血浆中Ca2+过低,可出现抽搐现象;⑥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 下表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分析并探究以下问题: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血清葡萄糖 223 mg/dL 60~110 甘油三酯 247 mg/dL 50~200 总胆固醇 280 mg/dL 150~220 (1)由表中数据可推测该男子可能患有何种疾病? _____ _____ _____ (2)每种成分的正常参考值是一个范围,这说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有什么特点?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1.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内环境失衡可能会影响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C.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D.内环境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其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2.关于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的pH值,不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 B.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