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4579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点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2024)

日期:2025-09-2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23次 大小:1981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奥秘,知识点
  • cover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物质构成:物质是由 分子 和 原子 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如氧气是由 氧分子 构成的。 2.分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 化学性质 的最小粒子。 (2)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的种类 不变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 改变 。 (3)分子是由 原子 构成的。 3.原子 (1)原子是 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原子间有 间隔 。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通常都很小。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10-26 kg;1滴水(以20滴水为1 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2.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三、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1.化学变化的实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2.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项目 分子 原子 不同点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反应中可以 分成原子 在化学反应中 不能再分 构成物质 能直接构成 物质 能直接构成 物质 ,能构成 分子 再构成物质 相同点 ①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都在不停地运动;③粒子间有间隔;④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联系 课题2 原子结构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结构 原子(不带电) 2.构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间的关系 (1)数量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质子 数= 核外电子 数(与中子数无关)。 (2)质量关系: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 上。 (3)体积关系: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在原子中占的体积很小。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第一层上最多排布 2 个电子;第二层上最多排布 8 个电子;最外层上最多排布 8 个电子(只有1层的不超过 2 个)。 2.原子结构示意图 3.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最外层电子数 是否稳定 化学性质 元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4 不稳定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通常为金属元素 4<最外层电子数<8 不稳定 易得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通常为非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8 稳定 不易得也不易失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氦为2) 三、离子 1.概念:带电荷的 原子 (或原子团)。 2.分类和意义 (1)分类 (2)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以镁离子为例) 四、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12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 质量 与它相比,得到相对原子质量。 2.表达式:相对原子质量(Ar)= 3.近似计算: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 数+ 中子 数。 4.单位:单位为“1”,一般不读出也不写出。 课题3 元素 一、元素概念及分类 1.概念: 质子 数(即 核电荷数 )相同的一类 原子 的总称。 2.分类: 金属 元素和 非金属 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的分布和含量 三、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 大 写,如H、O、N、K、S、P、C等。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 大 写,第二个字母 小 写,如Na、Cl、Ca等,可简记为“一大二小”。 2.意义(以Fe为例) 四、元素周期表 1.结构:共有7个横行,18个纵列,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 周期 ;每一个纵列叫作一个 族 (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 2.原子序数:指每种元素的序号,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3.单元格信息(以氢元素为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