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6048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同步练(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4174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师,九年级,2024,人教,化学,学年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时间:60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下列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水(H2O) B.氧气(O2) C.汞(Hg) D.氧化汞(HgO) 2.含有“氚”的核废水直接排放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氚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其核外电子数是( ) A.1 B.2 C.3 D.6 3.月球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氧、硅和铁等元素,氧元素与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4.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A.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 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 C.温度越高,分子间的间隔越小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5.下列关于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现象是物质的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B.同种分子在不同环境和状态下化学性质不同 C.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D.气体和液体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而固体物质的分子是静止不 动的 6.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十里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分子体积变大 D.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7.如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8.《中国科学报》曾报道: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次合成新型铀-214,铀-238与铀-214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铀-214的中子数为146 B.铀-238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2 C.铀-238与铀-214属于同种元素 D.铀-238原子的质量大于铀-214 9.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10.元素观、粒子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但离子不能 B.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代表六种不同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元素A、D同族 C.元素F比E更易失电子 D.元素C、F化学性质相似 1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塑料瓶收集好一瓶氧气,借助氧气传感器进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操作包括如下三步: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的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三步操作中氧气体积分数变化依次对应图中的MN段、NP段和PQ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N段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B.对比NP段与MN段可知,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分析PQ段可知,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D.最终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 13.某年年初许多地方下了霰,“霰”又称雪丸或软雹,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华成的白色圆锥形或球形小颗粒,也是一种大气固态降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霰可增加土壤水分 B.霰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间的间隔改变 C.霰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霰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种类未发生改变 14.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和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B.②和⑤形成的物质可以表示为NaS C.④中镁原子的相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