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单元 第三单元 课题 8的乘法口诀 课时 1 课标要求 借助 “蜘蛛只数与腿数对应表”,学生需从具体的蜘蛛数量和腿数的情境中,抽象出 “几个 8 相加” 的数学模型,进而概括出 8 的乘法口诀,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跨越,如通过观察多组 “蜘蛛只数 — 腿数” 数据,提炼出通用的乘法口诀表达形式,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在推导口诀过程中,学生要依据已有的 2 - 7 乘法口诀学习经验(如 “三七二十一” 与 “三八二十四” 的类比),运用知识迁移进行逻辑推理,理解相邻口诀间的差值规律(如后一句口诀得数比前一句多 8),并能利用规律推导未知口诀、检验口诀记忆的准确性,强化逻辑思维。 教材分析 《8 的乘法口诀(蜘蛛腿数)》是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处于表内乘法口诀教学的中后期阶段。此前学生已完成 2-7 的乘法口诀学习,掌握了 “从具体情境中提炼数量关系、推导乘法口诀、应用口诀解决问题” 的基本方法,本节课既是对前期乘法知识体系的延续与深化,也是后续学习 9 的乘法口诀、表内除法及多位数乘除法的重要基础。 从知识衔接来看,8 的乘法口诀得数(8-64)较 2-7 的口诀更大,且与生活场景(如蜘蛛腿数)关联紧密,教材通过 “蜘蛛腿数” 这一具象情境,帮助学生突破 “较大数口诀记忆” 的难点,同时为后续运用口诀解决复杂生活问题积累经验,在整个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体系中起到 “承前启后、夯实基础” 的关键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已系统掌握 2-7 的乘法口诀,理解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的本质,能熟练运用 2-7 的口诀,学生已积累 “观察情境 — 提炼数量关系 — 推导口诀 — 应用口诀” 的完整学习经验,例如能通过 “1 只七星瓢虫 7 条腿” 推导 “7 的乘法口诀”,这为 8 的乘法口诀学习提供了直接的知识迁移模板,多数学生可类比旧知探究新知。 核心素养目标 借助蜘蛛腿数的情境,理解 8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能准确背诵 8 的乘法口诀。熟记8的乘法口诀,并会用8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和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 8 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并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 “8×7、8×8、8×9” 等较大数口诀的记忆方法,能准确提取口诀解决复杂情境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温故 复习提问,温故孕新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5×( )=35 7×( )=42 7×( )=49 3×( )=183×( )=21 6×( )=362.一本故事书有50页,笑笑每天看7页。她一周(7 天)能看完吗?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讨论。 复习导入,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主动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引新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课件出示:师:你能猜出这是什么昆虫吗?师:关于蜘蛛你知道什么?师:看看兔博士给我们带来哪些关于蜘蛛的知识。师:今天我们就利用有关蜘蛛的知识继续学习乘法口诀。 生:蜘蛛生:蜘蛛有八条腿,会吐丝。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 三、探究 合作探究,活动领悟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1.小组推选 1 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协调分工,确保每位成员都参与。2.成员分工:2 - 3 人负责数蜘蛛的腿数、填表格;其余人尝试推导乘法口诀,最后共同汇总。师:关于蜘蛛的腿数和只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总结的关于8的乘法口诀?根据学生发言总结:师:同学们总结的口诀很正确!那么观察8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