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四次学科素养测试 九年级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共9小题,18分) 1. 在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A. 石油的分馏 B. 煤的干馏 C. 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D. 化石燃料的燃烧 2.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二氧化碳验满 B. 加热固体 C. 检验氢气纯度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 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A处不包括下列 A. 人和动物的呼吸 B. 植物的呼吸作用 C. 作燃料驱动氢能源汽车 D. 含碳燃料的燃烧 4. 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B. 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 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D. 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5. 我国计划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如图是转化为甲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参加反应的的分子个数比为 B. 参加反应的的质量比为 C. 图中共涉及到3种化合物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下列知识的归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生活常识的理解 B.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①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的杂质 ②天然气和沼气均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③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①钨用于造灯泡中的灯丝:导电性 ②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 ③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硬度大 C.物质的鉴别和除杂 D.现象解释 ①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 ②用二氧化锰区分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③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①温度计汞柱上升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②和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种类不同。 ③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A. A B. B C. C D. D 7. 对下图相关问题的解释或推测错误的是 A. 图a中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灯帽能隔绝空气 B. 图b将煤球变成蜂窝煤燃烧更充分,是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图c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D. 由图d的现象可推知,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8.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不能完成其目的的 A探究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量 B.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C.验证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D.检验甲烷燃烧后是否生成二氧化碳 A. A B. B C. C D. D 9. 下列图像中,错误是 A.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物质的种类变化 B. 在密闭空间中点燃红磷,容器中的压强变化 C. 电解水生成两种气体 D. 表示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参加反应的硫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关系图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一分,共24分) 10.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和数字填空: (1)三个碳酸根离子_____; (2)中的“2”的含义_____; (3)保持二氯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观粒子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_____。 11. 大国重器作为时代的最强音,承载着我国的科技成就,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请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面问题。 (1)大国重器中的清华力量———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收藏了承载中华文明印记的各类资源。其中有很多用墨汁绘写的古籍书画至今没有褪色,其原因是_____。 (2)大国重器中的圆梦航天———大型客机C919,机身采用铝锂合金,抗腐蚀性优良,除此之外,纯铝的硬度比铝锂合金硬度_____(填“大”或“小”)。 (3)大国重器中的极地科考———雪龙2号,全球首艘双向破冰极地科考船,能够在1.5米厚冰环境中破冰航行。从微观角度分析,海水结成海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