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后唐 TEXT 后周 后梁 课 堂 导 入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封建领主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文中的“第一次大革命”指什么? 夏 商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BC2070 BC1600 BC1046 BC771 BC770 BC475 BC221 秦朝 BC207 BC202 BC206 两汉 AD220 穆公 秦始封国 BC356 2.小国蓄能:秦国-秦朝 秦孝公 嬴政 BC259 出生 BC247 13岁 继承王位 22岁 亲政平乱 BC230 BC238 BC221 BC210 1.历史大势 3.个人命运 30岁 灭掉韩国 39岁 统一天下 49岁 病死沙丘 自主学习,时空定位 商鞅变法 统一中国 秦末农民战争 合作探究 1.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民希望实现统一吗? 2.完成统一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3.战国七雄中哪个国家最具备这些条件? 4.秦国是如何实现这些条件的? 一、秦朝的统一 图1 春秋列国形势图 图2 战国形势图 一、秦朝的统一 1.历史条件 (1)客观条件: ①背景:春秋战国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②准备:兼并战争使众多分散小国被大国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 ③经济:各地域经济的发展,民族之间、地域之间联系加强,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2)主观条件: ④地理:秦国占渭水平原和川西平 原,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⑤变法: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 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⑥政治:历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 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渭河平原 川西平原 材料一 (秦)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kǔ),古之吏也。 ———《荀子·强国篇》 材料二 以人事论,则能用法家之说,实为其一大端。盖惟用法家,故能一民于农战,其兵强而且多。亦惟用法家,故能进法术之士,而汰淫靡骄悍之贵族,政事乃克修举也。 ———吕思勉《先秦史》 一、秦朝的统一 1.历史条件 灭六国 击匈奴 征南越 控西南 魏 楚 齐 韩 秦 赵 燕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相继灭掉东方六国 击退匈奴的进攻,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征服南方越族地区 (开灵渠、设南海、象郡) 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设夜郎、桂林郡) 华南、西南地区在秦朝已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一、秦朝的统一 2.过程 秦朝采取哪些手段来有效巩固国家的统一? 二、秦朝的统治 依据教材,完成下列表格,概括秦巩固统治的措施 主要措施 政治 经济 思想 法律 社会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统一车轨、货币、度量衡等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统一法律,以法为教 编制户籍,迁徙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 二、秦朝的统治 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所在曰行在。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印曰玺,所至曰幸,所进曰御。 皇帝制度 “皇帝” 源于上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秦王嬴政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决定用“皇帝”作为自己的专用称号。 特征:皇位独尊,至高无上。 二、秦朝的统治 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 ———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二、秦朝的统治 皇帝 三公九卿制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郡县制 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命 里、正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全国听命于国君,权力最终集中于皇帝,实现君主专制 二、秦朝的统治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 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