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7527

【精品解析】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 奇妙的二氧化碳(提升卷)

日期:2025-09-2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14570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测试,提升,二氧化碳,奇妙,第五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 奇妙的二氧化碳(提升卷) 阅卷人 一、选择题 得分 1.(2025·长沙)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刺激性气味 B.难溶于水 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具有可燃性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气体,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2.小张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O2.你认为小张(  ). 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 B.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 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D.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实验室用石灰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可以选择AC装置为发生装置,但是A装置的长颈漏斗没有和水形成封液,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从长颈漏斗逸出,故选择C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以控制反应速度;B装置来收集不溶于水的气体,二氧化碳溶于水,若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水面上放一些植物油更好,那么气体从c进,水从b流出。故符合题意的是C,不符合题意的是ABD.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固液反应不加热的装置中的长颈漏斗应该和液体形成封液,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速度,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是端进气体长出水来解答。 3.(2025·连云) 实验室用CaCO3、稀盐酸制取CO2,涉及的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 A.制取CO2 B.除去CO2中HCl C.干燥CO2 D.收集CO2 【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制取二氧化碳,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长颈漏斗底部插进了锥形瓶内的液体中,形成了液封,A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使用浓硫酸干燥气体时,气体应“长进短出”,C不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应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长进短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掌握常见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4.(2024·平江模拟)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①既可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又可说明氨水呈碱性 B.②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可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C.③既可探究的密度比空气大,又可说明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④既可探究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又可说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1∶2 【答案】D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A、 ①中利用浓氨水的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分子使酚酞溶液变红,既可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又可说明氨水呈碱性,不符合题意; B、实验②中利用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因温度不能达到着火点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因不接触氧气不燃烧,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可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不符合题意; C、 ③中倒入二氧化碳,观察到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既可探究 CO2 的密度比空气大,又可说明 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 D、 ④中利用电解水可证明生成氢气和氧气体积比约为2:1,但质量比不是1: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