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7755

5.1《阿Q正传》任务式课件(共5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535814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阿Q正传》 鲁迅 阿Q不仅是一个典型,而且是一个活泼泼的人,他是与李逵、鲁智深、刘姥姥同样生动、同样有趣的人物,将来大约会同样的不朽的。 ———《西滢闲话》 蒋兆和绘制的“阿Q” 了解鲁迅的生平以及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 1. 学习目标 分析阿Q的性格特点,挖掘“精神胜利法”内涵。 2. 深度解读重要语句或段落,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3. 关注小说喜剧表象下的悲剧意味,探讨阿Q为何具有超越时代的民族意义和价值。 4. 任务一: 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走进作者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鲁迅的小说多材于当时病态的现实社会,旨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杂文数量极多,题材广泛,形象鲜明,论辩犀利,文风多变。 走进作者 《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中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史上的不朽杰作。 代表作品 小说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 散文集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散文诗集 《野草》 散文诗集 《且介亭杂文》《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 代表作品: "我愿意用我全部作品'换'鲁迅的一个短篇小说:如果能写出《阿Q正传》那样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中篇,那我愿意把我所有的小说都不要了。” 莫言 “在我有生之年,我希望向鲁迅先生靠近,哪怕只能挨近一点点......” 大江健三郎 “我手里有一个小故事的稿子,作者是当今最优秀的中国小说家之一。故事是写一个不幸的乡下佬,近乎一个流浪汉,可怜兮兮,遭人看不起,也确实够可怜的;他却美滋滋,自鸣得意(既然人被扎进了生活的底层,总得找点得意的事儿!)他最后在大革命中糊里糊涂地被枪决了,而他唯一感到难过的是,人家要他在判决书下面画个圈儿(因为他不会签字),他画得不圆。这篇小说是现实主义的,一开头比较平淡,但是随后就会发现一种辛辣的幽默;读完,你就会吃惊地发现,你再也忘不掉这个可怜的怪家伙,你喜欢上他了。” 罗曼·罗兰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封建统治阶级一方面对帝国主义者奴颜婢膝,表现出一副奴才相;另一方面对自己统治下的臣民又摆出主子的架子,进行疯狂镇压和盘剥。帝国主义侵略已到了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地步,但他们偏要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精神文明”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却追求精神上的胜利。 统治者的“精神胜利法”和对人民进行的封建麻醉教育,使劳动人民忘却了压迫和屈辱,无反抗,无斗志,永远处在被压迫、被剥削、受毒害的状态中,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 写作背景 封建统治阶级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却追求精神上的胜利 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并未唤醒广大农民群众,也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和封建阶级的根本利益。一些投机分子摇身一变成了“革命者”,他们利用革命政权迫害革命势力,杀害革命党人、革命群众。 阿Q这个想要革命的流浪雇农,却被假革命、反革命分子和假革命政权杀害了。他是无辜者,假革命者有罪,而无辜者死,假革命者生。《阿Q正传》就是在这样颠倒黑白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写作背景 封建军阀为了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不惜勾结外来帝国主义侵略者,对人民的革命与反抗采取暴力镇压的手段,利用封建礼教和迷信观念进行精神奴役。《阿Q正传》中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