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8807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重点题型梳理 专题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18950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二,九年级,2024,人教,化学,初中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重点题型梳理 专题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药品选择 1.小深用如图装置探究镁是否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已知装置气密性良好,小深操作正确,观察到镁条燃烧。待镁条熄灭、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是因为冷却后集气瓶内压强减小 B.打开弹簧夹前,集气瓶内固体物质总质量增大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中一定含有氮元素 D.镁可以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操作步骤 2.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耗尽氧气 C.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3.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B.密闭容器内b点和c点时的压强一样 C.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D.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8% 3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误差分析 4.某班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结束后,甲同学的集气瓶内液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乙同学的集气瓶内液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 ②甲同学可能没塞紧橡胶塞 ③乙同学所用红磷的量可能不足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 A.①②③④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④ D.只有①②③ 5.某学生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铜粉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实验过程对测量过程产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A.实验装置方面: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测量结果可能偏小 B.实验操作方面:来回推拉注射器的次数太少,测量结果偏小 C.药品用量方面:铜粉的量太多,测量结果偏大 D.读取数据方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读数,测量结果偏小 4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原理与装置创新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闭合电源开关,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B.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C.反应结束后装置冷却到室温,U型管内左侧液面上升 D.通过这个实验能直接得出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 7.(2024·北京·中考真题)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定出空气中约占(按体积计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中瓶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0mL B.可加热铁丝引燃铜匙中的白磷 C.白磷的作用是消耗②中瓶内的 D.最终注射器活塞移至约40mL刻度线处 8.(1)小强同学采用图3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理论上应从10mL刻度处缓慢移动至 mL刻度处。 (2)小明对图3实验进行了如图4所示的改进。图4实验中,为了使氧气反应更充分,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是 ,若实验后未将气球中气体挤出,会导致测得氧气含量偏 (填“大”或“小”)。 5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数字化实验 9.图1是利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装置。点燃红磷,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红磷要足量 B.ac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使气体膨胀 C.如图2所示,其中表示红磷熄灭的是点 D.若d点时就打开弹簧夹,集气瓶中的上升水位会低于理论的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