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2447

选择性必修1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共41张PPT)

日期:2025-10-1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46120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货币,选择性,形成,PPT,41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历史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1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诗经》里面收录了一首题为《氓》的民歌,开始的部分说:“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中的“布”,有人认为指的是“布币”,即先秦时期铸造的一种铲形铜币。它反映了当时贸易中使用铜铸币的情况。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作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是在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的。 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 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还有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 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贝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史料证据 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半两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蚁鼻钱 布币 刀币 圜钱 思考点 与财富、商业有关的汉字,许多都以“贝”为偏旁,间接反映了上古时期曾以海贝充当货币的事实。你能列举出哪些这样的字 财贩购货贷贪赊贡贼贾贺赠费 汉代:铸币权收归中央 背景:货币制度混乱;私铸钱现象十分严重;通货膨胀影响民生;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内容:从重立法,私铸钱者死罪;收回地方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影响:有利于稳定社会金融秩序;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增加中央政府的收入。 西汉“五铢”铜钱范 汉武帝时开始铸造“五铢”铜钱。“五铢”铜钱的形制一直使用到唐朝初年。 唐代:由记载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背景:隋朝钱币私铸盛行、钱币紊乱促使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国内局势初步稳定。 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钱制把货币的单位由金属重量的直接标示改为纯粹的货币符号,开创了中国货币史上以“通宝”、“元宝”等作为铸币标示的货币系统。 意义:对我国钱币形制发展有划时代的影响;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历史纵横 铜钱上的文字 中国古代铜钱上通常铸有文字。从秦朝到隋朝,铜钱上铸造的文字基本都是记载钱币重量,如“半两”“五铢”等。唐初铸行“开元通宝”钱,此后铜钱大都以“通宝”“元宝”命名。自北宋起形成惯例,新铸铜钱上统一铸印当时的年号,如宋朝的“淳化元宝”“崇宁重宝”,明清的“洪武通宝”“乾隆通宝”等。 中国历代王朝铸造了大量的铜钱。 由于铜钱本身价值低下,民间又有许多铜钱被囤积或销毁重铸器皿,所以铜钱流通量仍然不足,无法满足商业贸易发展的需要,出现“钱荒”。铁钱等携带不便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交子与宋朝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元朝则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明朝又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 认识:纸币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反映;纸币承担货币流通功能,其价值要与真正货币相适应;纸币的流通量要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无节制的乱发,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战国到元朝,贵金属金、银也时常承担货币职能,但并未成为主要货币。 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 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推动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明清时期白银逐渐成为主要货币的原因? 材料一 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