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3247

第一单元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09-2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10756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思维,第一,逻辑,必修,选择性,编版
    本课 内容   第一课是本书的起始。本课的第一框阐述了“思维”的广义与狭义的含义,阐明了人们熟知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等共同具有怎样的性质,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思维的三种主要特征,即间接性、概括性和能动性。第二框阐述了人们对思维形态的认识,是出于不同的目的、依据不同的标准认识思维存在状态的结果,重点阐述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思维形态各自的含义、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课通过揭示“思维”和“思维形态”的含义与特征,引导学生走进思维世界,揭开思维的神秘面纱。本课内容较为基础,且两框内容基本是平行的关系,基本上一个课时就能学习完本课内容,所以采用“框题逐解”的模式,只设置一个课下作业 课标 要求   描述常见的思维活动,体会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了解思维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懂得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区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框题逐解(一)———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主干知识·自主落实 (一)思维的含义 1.思维的作用:由于有_____参与其中的人类社会实践,人成了万物之灵。 2.思维的含义 (1)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思维与_____同义,狭义的思维与_____同义。 (2)“逻辑与思维”中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_____的反映。 |微|点|拨|  ①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②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3.思维的方式 类型 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_____、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 意义 这些思维方式是对人类_____方式的高度概括,是人们认识事物_____、把握事物_____的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二)思维的特征 1.思维既有差异性也有共同性 人人都会思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风格。不同风格的思维在速度、方式、质量乃至结果上有很大的差异。但不论哪一种风格的思维,都体现着思维的_____。 2.思维的共同特征 特征 内涵 间接性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_____,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概括性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_____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能动性 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对客观实际的认识。正确的思维_____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_____地反映认识对象 3.思维与实践 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_____实践。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微|点|拨|  思维的间接性特征与思维来源于实践并不冲突 ①要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就要在实践中接触和变革事物,占有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然后对其进行科学的加工制作,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②思维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弄清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能否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微|观|察|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你认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体现了思维的什么特征?请说明理由。 即时训练·质量评价 一、微点澄清判断 (1)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思维与感性认识同义,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  ) (2)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风格,但不同风格的思维在速度、方式、质量乃至结果上并没有很大的差异。(  ) (3)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对客观实际的认识。(  ) (4)思维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进步。(  ) (5)思维在人脑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 二、教材资源发掘 1.(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