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4243

11 再塑生命的人 教案+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09-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362034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再塑,生命,教案,课件,28张,PPT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再塑生命的人》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一口气默读完全文,能整体感知文章大意,保证阅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80字且能通过练习持续加速; 2.指导学生能通过关注标题、首尾和在叙事中穿插的表达作者感受、认识且能揭示主旨的关键语句,用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的方式,概括文章的中心; 3.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表现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意志的文章,获取成长动力。 【拓展资源】 《享受生活(节选)》《迷途笛音》《我最好的老师》《我的老师》 《轮椅上的梦(节选)》《奋斗是为了等待一朵花的开放》 【课型及课时建议】 组文阅读课+阅读综合实践课 2课时 第一课时 习得概括方法 【本课时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一口气默读完全文,能整体感知文章大意,保证阅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80字; 2.指导学生能通过关注标题、首尾和在叙事中穿插的表达作者感受、认识且能揭示主旨的关键语句,用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的方式,概括文章的中心; 【拓展资源】 《享受生活(节选)》《迷途笛音》《我最好的老师》《我的老师》 【课型】组文阅读课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导学生自主默读,了解大意。 组织学生一口气默读完《再塑生命的人》和《享受生活》后,跟同学交流两篇文章的内在联系。 【交流建议】 从以下几组关联词语中任选一组,将两篇文章的题目连缀起来,设计成一个通顺且与两篇文章的内容密切相关的语句。 备选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不仅……还……” “如果……就……”“只有……才……” 活动二:指导学生梳理内容,概括中心。 指导学生发现这两篇文章的相似处,尝试运用学过的概括中心方法概括文章中心,思考是否有新的概括中心方法。 (二)指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梳理新的概括中心方法。 (三)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新的概括中心方法。 (四)组织学生通过阅读丛书文章自主练习掌握概括中心方法。 【文章篇目】 《享受生活(节选)》———【美】海伦·凯勒 《我最好的老师》———【美】戴维·欧文 《迷途笛音》———【美】阿尔佛雷德·贝特 《我的老师》———【中】魏巍 【阅读要求】 一口气读完全文,并记录阅读时长、阅读速度。 活动三:指导学生复盘小结,提炼方法。 (一)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研讨,合作梳理概括又长又难懂的文章有哪些实用“秘笈”。 (二)各组长按抽签顺序轮流板书一条含金量最高的“秘笈”,抽签顺序在后的组长板书时不得重复写前面组长已板书的内容。 【教学建议】 本课时的活动二涉及的4篇丛书文章,如教师预判学生难以当堂完成默读和概括中心的任务,可在近几天的晨读时间或课后作业时间安排学生提前通读,以此为基础,课堂上再读并概括中心会进行得相对轻松、顺畅些;也可在课堂上完成1-2篇的默读、中心概括,其他文章布置成当天的课后作业或顺延到下一个课时进行。 第2课时 获取奋进力量 【本课时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表现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意志的文章,获取成长动力。 【拓展资源】 《轮椅上的梦(节选)》《奋斗是为了等待一朵花的开放》 【课型】阅读综合实践课 【教学过程】 活动四:引导学生感知逆境,解读奋进。 组织学生默读《轮椅上的梦(节选)》《奋斗是为了等待一朵花的开放》,读后跟同学交流以下话题。 1.文中的两位残疾人面对的逆境有什么异同。 2.两位残疾人在逆境中的表现有什么异同。 3.结合自己的一次遭遇逆境的经历说说,读两篇文章后,再遇到类似情况,你将会如何面对。 【交流参考句式】 张海迪面对的“逆境”有:“ ”“ ”“ ” ……她面对逆境的方式是: 。 心曼面对的“逆境”有:“ ”“ ”“ ”……她面对逆境的方式是: 。 我曾经面对的“逆境”是:“ ” ,读了《再塑生命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