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7367

1.2.1 学习使用显微镜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09-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41255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2.1,学习,使用,显微镜,课件,32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二章 认识细胞 第一节 学习使用显微镜 学习目标 1.能够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 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清晰的细胞图像。 情景导入 细胞极其微小。直径从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不等。我们应该如何观察细胞呢? 由40000000多个细胞构成 这是17世纪英国科学家胡克发明的显微镜。它有一根内装透镜的简易皮管,安放在一个可调整的架子上。用灌满水的玻璃球把光聚焦到物体上。它能够把物体放大140倍。 最早的显微镜 显微镜发现史 阅读教材第17页的图示,了解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单目显微镜 双目显微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压片夹 载物台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通光孔 遮光器 反光镜 镜座 显微镜的结构 普通光学显微镜 普通光学显微镜由光学部分、照明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 目镜 作用:放大物象 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目镜无螺纹;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显微镜结构与作用 物镜 作用:放大物象 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有低倍物镜、高倍物镜 物镜有螺纹,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反光镜 作用:反射光线 有平面镜和凹面镜 外界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外界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遮光器 作用:调节穿过通光孔的光线 有大小不一的光圈 光圈 光线强时,用小光圈; 光线弱时,用大光圈 通光孔 作用:使光线通过 转换器 作用:安放和转换物镜镜头 细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作用:升降镜筒 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幅度较大 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幅度较小 向里旋转,镜筒上升 向外旋转,镜筒下降。 镜筒 作用:安放镜头 连接目镜和物镜 镜臂 作用:握镜作用 镜座 作用:稳定显微镜 在使用显微镜时,光线通过显微镜的哪些构造进入我们的眼睛? 光线→反光镜 →通光孔 →镜筒 →玻片标本 →物镜 →目镜→眼睛 反光镜 光 1.观察时光线过强,如何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2.观察时光线过弱,如何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光线强时,反光镜用聚光的平面镜, 遮光器调为小光圈 思考 光线弱时,反光镜用凹面镜, 遮光器调为大光圈  显微镜的使用 单目显微镜 使用步骤: (1)对光调光 (2)调焦观察 显微镜的使用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左右距离); (2)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注意:光线强:平面反光镜;光线弱:凹面反光镜。 显微镜的使用 (3)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要使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把玻片标本压住; (4)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这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 防止物镜压碎玻片 显微镜的使用 (5)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注意: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显微镜的使用 观察的一般顺序: 1.先低后高。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观察。 2.先降后升。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后升高对焦。 3.先粗后细。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先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1、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通过调整移动手轮来移动玻片,将标本移至通光孔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上升,至玻片标本尽量接近物镜(此过程要从侧面注视物镜)。 双目显微镜 3、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下降,直到看清物像。微调目镜间距离使双目观察到的视野完全重合。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双目显微镜 复原放回 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标本 2.用纱布将显微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