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7788

7 藤野先生 课件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3066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藤野,先生,课件
  • cover
(课件网) 藤野先生 鲁 迅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我们先前学过鲁迅先生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者简介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时间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求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 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写作背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结构、 线索。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3、领会语言的感彩,理解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4、分析部分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目标 新 课 导 入 1998年11月29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日本仙台市参观了鲁迅纪念碑。鲁迅的纪念碑为什么建在仙台呢?藤野先生和鲁迅是什么关系 鲁迅在离开仙台二十年后写了一篇回忆老师的文章《藤野先生》,下面就让我们沿着鲁迅先生的足迹,去重温那一段往事。 绯红 瞥见 发髻 驿站 舜 芋梗 解剖 挟着 畸形 不逊 匿名 诘责 教诲 杳无音信 抑扬顿挫 深恶痛疾 油光可鉴 读一读,写一写 fēi jiàn jì yì shùn yù gěng pōu jī xùn nì jié yǎo huì piē yì cuò wù xié 检查预习 绯 红: 通常写作烂漫:绚丽多彩。 烂 熳: 红色 鲜红。 顿 挫 : 和下文的“抑扬”都是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标 致: 客 死: 死在异国他乡。 物以稀贵: 把稀少的当做贵重的。 记一记 检查预习 解 剖: 破开。 畸 形: 生物某一部分发育不正常。 瞥 见 : 一眼看见。 美其名曰: (把不美的事物)美化他的名字叫。 杳: 远的不见踪影;无影无声。 不逊: 诘责: 无礼。逊,谦逊。 反问并责备。 记一记 检查预习 听课文朗读,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每部分大意。 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写作者在东京的所见所闻所感,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第二部分(4-35):描写了作者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并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德。 第三部分(36-38):描写了作者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作者的激励和鼓舞。 阅读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语句并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穿衣模胡、旧外套、 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白描 性格特点:生活俭朴、治学严谨 写作启示:抓住人物特征写人 外貌: 动作: 语言: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抑扬顿挫               阅读11—23段,看看课文记叙了鲁迅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件事?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添改讲义——— 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严格要求 关心实习——— 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 求实精神 正直热诚 治学严谨 没有民族偏见 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 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研读37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