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班级: 学号: 姓名: 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立法权就是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权力。在下列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中,对其立法权限解释正确的是( ) ①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②全国人大———制定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等基本法律 ④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为顺应数字时代新形势,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该法鼓励组织和个人利用新兴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推动网络科普制度进一步完善。由此可见,全国人大常委会( ) ①推动法律的实施,坚持良法之治 ②尊重国情和实际,坚持科学立法 ③贯彻民主集中制,注重立法技术 ④完善法律体系,促进科普法治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北京市推行综合监管“无事不扰”白名单制度,对纳入白名单的经营主体,原则上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必要时采取视频AI识别、大数据筛查等非现场方式开展,实现监管“高效”而企业“无感”。对政府而言,这一制度( ) ①创新了监管执法的方式 ②提高了管理服务的效能 ③简化了综合监管的程序 ④落实了权责法定的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某地人民法院积极推行巡回法庭工作模式,法官们深入乡村就地审理案件,并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活动。这一做法( ) A.体现了司法为民的理念,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 B.扩大了法院的审判权,提高了司法独立性 C.确保了每一个司法案件都能得到公正的裁决 D.减少了司法程序,降低了司法成本 5.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审理一系列环境资源案件过程中,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了公正裁决,有力地维护了生态环境权益与社会公平正义。这体现了( )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全民守法 D.公正司法 能力提升 6.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广泛听取多方建议。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可见(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B.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表决权,完善了法治体系 C.党的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D.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 7.《政治与法治》课堂上,某校高三12班同学以“新时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为议题进行探究与分享活动。下列四组同学对“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发言,正确的是( ) A.政府自觉接受政协的质询和监督,依法向政协汇报工作 B.要加大政府执法自由裁量权,依法规范地行使公权力 C.政府提高国家立法能力,在立法过程中“把好宪法关” D.完善政府系统备案审查机制,提高备案审查能力和质量 8.司法部亮出2024年工作成绩单,包括围绕当下立法需求,拟订并执行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全年审查完成64件重点立法项目,审查完成率达86.5%;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粗暴执法等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情况进行专项监督。这些成绩的取得表明我国( ) ①完善法律监督职能 ②司法审判的公正性不断增强 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④强化执法监督促进执法为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临沂市某区法院创新普法形式,将沂蒙精神与法治教育相结合,编排《红嫂护法记》等法治话剧。该剧以“沂蒙红嫂”原型为基础,融入民法典型案例,在社区巡演后由法官现场释法,受到群众欢迎。2023年累计演出28场,线上线下覆盖群众超10万人次。这一做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