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939961
202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练专题21:八下文言文+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练习)(学生版+解析)
日期:2025-09-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6182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文言文
,
阅读
,
学生
,
练习
,
精练
,
2026年
备战202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21:八下文言文+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练习) 一、(2025·西藏日喀则·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级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 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乙亥北行日记》 )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北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确实。④浣:洗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阡陌交通( ) (2)悉如外人( ) (3)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 (4)自恨不如远甚也( )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老幼男女俱耕于田街间。 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二、(23-24八年级下·安徽安庆·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大同之世,人人皆居于公所①,不须建室,其工室外则有大旅舍焉。当时旅舍之大,有百千万之室,备作数等,以待客之有贫富者。其下室亦复珠玑金碧,光彩陆离,花草虫鱼,点缀幽雅;若其上室,则腾天架空,吞云吸气,五色晶璃,云窗雾槛,贝阙珠宫②,玉楼瑶殿,诡形殊式,不可形容。 (节选自康有为《大同书》) 【注】①公所:公共的住所。②贝阙珠宫: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5.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缘溪行 缘: (2)渔人甚异之 异: (3)才通人 才: (4)若其上室 若: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备作数等,以待客之有贫富者。 7.【甲】【乙】两文都提到了理想社会人们的居所,【甲】文的句子是“ ”,【乙】文的句子是“ ”(用原文词句填空)。 8.【甲】【乙】两文分别通过什么来表现出作者理想社会的美好?请简要分析。 (24-25八年级下·山东威海·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14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2025-09-24)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2025-09-24)
第12课《短文两篇》教学课件(2025-09-24)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2025-09-24)
第12课《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课件(2025-09-2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