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9968

202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练专题23:九下文言文+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练习)学生版+解析

日期:2025-10-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6233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文言文,阅读,学生,练习,精练,2026年
    备战202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23:九下文言文+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练习) 一、(2025·云南昆明·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 子①墨子②曰:“万事莫贵于义。”子墨子自鲁之③齐,过故人④,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⑤,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选自《墨子·贵义》) 【注释】①子:冠诸姓氏之前,是明示“墨子”为“师”,因为《墨子》一书是其弟子所记。②墨子:名翟,春秋末战国初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③之:到……去。④过故人:这里指“经过老朋友的家”。⑤处:闲着,这里指不做事。⑥急:这里指勤奋努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蹴尔而与之 蹴: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3)子不若已 已: (4)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 益: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2)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 3.请根据甲文内容,将下面语段的内容填写完整。 甲文中,作者用“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论证了A 比物质更重要,批判了B (填原文)的行为。 4.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崇尚“义”的传统。请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内容,谈谈孟子和墨子对“义”的态度与看法。 【答案】1. 踩踏 同“德”,感激 停止 更加 2.(1)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 (2)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吃饭的人多但是耕种的人少。 3. 道义(或“礼义”“本心”)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4.孟子认为义比生命更重要:为了正义,绝不苟且偷生;即使能避免灾祸或者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仍不做不义之事。墨子认为万事没有比义更可贵的:世间所有的事情,义更重要,即使天下人都不行义,自己也要坚守。 【导语】这篇文言文对比阅读通过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和墨子的《贵义》展现了先秦儒家与墨家对“义”的共同推崇。孟子以“舍生取义”的生死抉择,构建了“义”高于生命的价值序列;墨子则以“万事莫贵于义”的论断,强调“义”的绝对优先性。两文都运用类比论证(鱼熊掌/耕者食者),但孟子侧重内在道德坚守,墨子突出社会实践责任。在“礼崩乐坏”的背景下,两家虽学派不同,却共同塑造了中华民族“重义轻利”的精神传统。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用脚踢给别人吃。蹴:踩踏。 (2)句意:(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得:同“德”,感激。 (3)句意:您不如就此停止。已:停止。 (4)句意:那么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